“白眼球”部分出现血斑医学上称为球结膜下出血,它其实只是症状,而不是真正的疾病。它在临床上很常见,病人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是被家人或同事发现白眼球处鲜红色外观才到医院就诊。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中老年人多见,一般半月以上可自行恢复正常,预后好,不影响视力。

球结膜下出血的病因极为复杂,原发性结膜下出血最为常见,但极少能够找到确切原因;继发性结膜下出血可能由炎症、外伤、剧烈咳嗽、呕吐、便秘、重体力劳动、过量饮酒及摄入刺激性食物引起;结膜下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也可由年龄老化、血管脆弱等因素诱发。
出血后应该怎么办呢?发生球结膜下出血其实不必过于惊慌,两天以内可行冷敷,阻止出血继续发生,两天以上则行热敷,促进出血吸收痊愈。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应服用降压药和软化血管药,保持大便通畅。若频繁发生球结膜下出血,则须警惕血液疾病的可能,建议到血液内科进行详细检查。球结膜下出血病人日常要注意避免外力刺激眼部,避免长时间用眼导致眼疲劳,还要注意出血症状的监测,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等可能引起出血复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