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克罗恩病患者的积极心态培养 ------“三件好事”温暖心灵
2024-11-04来源:消化内科12楼 作者:鲍梦雨,李燕玲阅读量:
分享:

“你这孩子,快大口喝下去,要是可以,我愿意替你生病,替你吃这苦药。”正在181床给患者输液的我,忽然听见邻床183床的父亲对儿子说道,慈父之声,温声细语。彼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光穿窗而入,洒落于洁白如雪的被褥之上,熠熠生辉。而病榻之上,一少年静坐其间,手捧着书本,眉宇间微蹙,一口一口,喝着营养粉。

听闻,我快速至患者床旁,为其输液治疗。病人是一位20岁的小伙子,大学生,他正手不释卷,潜心研读考研之典籍。经沟通了解,他在准备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考试,踌躇满志时,却突感身体不适,被安排入院详细检查,而诊断结果还指向无法治愈的克罗恩病。此消息犹如一盆刺骨冷水,猝然浇熄了他对未来璀璨生活的美好憧憬。

病房护士长李燕玲在巡视病房时,特别关注了这位20岁的患者张某。当天下午,她特意来到床旁,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并分享了许多治疗效果显著的案例。“小伙子,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特别艰难的时期,但只要坚持过去,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护士长一边说,一边轻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李燕玲护士长向他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中的“三件好事”技巧,分为四个阶段的操作方法:准备阶段、回忆与选择阶段、详细记录阶段、反思与巩固阶段。此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更加专注于生活中的积极方面,从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减轻心理压力,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患者在家中即可自行实践,医护人员稍加指导即可。护士长鼓励他按照介绍的方法去实践,相信这会帮助他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并提升他的积极情绪。通过这样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张某感到了医护团队的深切关怀,也对自己的康复之路更有信心。

主管护师卢莹及时为他送上了克罗恩患者初诊包,包内包含了关于克罗恩疾病的深入专业知识介绍,以及详尽的饮食管理方案,还附有病友们的经验分享,书籍种类繁多。这些内容不仅是对疾病知识的宣教,更是医务人员向患者传递的深切关爱与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与疾病和谐相处,实现内心的自我和解。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都能看到他在输液的同时,手里总是拿着书,全神贯注地阅读。他脸上的忧愁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青春应有的活力和热情。有时,我还能看到他独自写作时,嘴角不自觉地露出满意的笑容。在整理病床的时候,我好奇地问他原因,这才知道他正在实践李燕玲护士长教给他的积极心理学方法——“三件好事”技巧。他每天都会记录三件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内心充满了温暖,从而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他分享了自己记录的一些小事:10月15日:1.今天输液很快就结束了,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看书和复习。2.去做检查时刚好赶上了电梯,这样我就能准时到达,节省了等待的时间。3.上午的抽血结果出来了,医生说我的指标有所好转,这意味着我离出院又近了一步......这些在常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他来说,却能从中获得快乐。因为他改变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到了积极的情感力量。不久后,他出院了,只需在家休养或回学校继续学习,同时规划他后续的治疗和成长之路。虽然这条路可能既长又充满挑战,但他将在阳光下前行,满怀希望和温暖。

积极心理学“三件好事”技术提高克罗恩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减轻心理压力,温暖心灵,促进疾病缓解期的延长,达到临床治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