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如何避免穿刺点淤青呢?
2024-05-28来源:神经内科8楼ICU 作者:於英, 陈爽阅读量:
分享: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快速且高效的补液和药物传递方式,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在输液结束后,静脉穿刺部位往往会出现局部淤血青紫并伴随着疼痛,从而影响下一次的静脉穿刺治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探索青色印记背后有哪些秘密吧!

青色印记产生于哪些环节?从静脉穿刺到拔针按压期间,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发生。但按压方法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青色印记的出现。按压的方法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按压方式

临床工作中,通常会使用无菌棉签或者无菌输液贴进行按压。

使用无菌棉签时,有人按住棉签梗,有人按住棉签前端棉球处,选择按住棉签梗的人常常由于按压不当出现青色印记;而按住前端棉球处很少会出现青色印记。

二、按压方向

按压方向分为纵向按压和横向按压。

(1)纵向按压

当患者完成输液并拔除针头后,棉签与血管平行纵向按压在皮肤的针眼位置。

(2)横向按压:又称垂直按压,棉签与血管垂直横向按压在皮肤针眼处。

大多数人会习惯性地选择横向按压!但这种按压方式往往更容易出现皮下出血,即留下青色印记。原因如下:

在进行静脉穿刺中,当针头刺入皮肤,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立即进入血管,而是会沿着血管壁前进少许,然后才进入血管,这使得皮肤和静脉两个穿刺点经常不在同一个点上,所以会出现两个针眼。一个是皮肤上肉眼能看到的,另一个是肉眼看不到的血管针眼。

横向按压法通常只压到皮肤针眼,忽略了血管针眼,从而出现皮下出血。纵向按压法却能同时按压住两个针眼,有效预防皮下出血的发生。

三、按压力度

拔针按压的力度应该均匀适中;按压太轻达不到止血的效果,过重又会引起疼痛。另外,在按压过程中,交换式按压也不利于伤口止血。因为拔针止血包含两个机制:

①生理机制

生理止血是小血管损伤后,刺激局部收缩血管及血管内膜损伤激活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浆中凝血系统形成止血栓填塞伤口,有效地抑制出血。

②压迫止血机制

压迫止血是对局部血管压迫,暂时阻断血流,从而达到止血作用。而交换按压止血会由于不同的人按压的力度不均匀,以及交换过程中停留时间不同,使局部血液形成阻断-恢复-阻断-凝血的过程。在恢复过程中,血液迅速通过损伤的血管壁溢出,导致皮下发生淤血。因此,在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换手按压,尽量一人单独完成。

四、按压时间

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够是造成局部出血及皮下瘀血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血管穿刺处的血细胞凝集块尚未形成,在静脉压及骨骼肌收缩的挤压作用下血液易从针眼处溢出,形成瘀血或皮下出血。通常按压时间为5分钟以上,如应用抗凝药物或凝血功能较差的人群,应延长按压时间,至针眼不渗血为止。

五、按压面积

静脉穿刺时,针尖进入皮下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进入血管,因此皮肤和血管有两处出血点,只有两个出血点同时受到按压,才能有效防止皮下出血,按压时面积尽可能大点。

对于已经出现了穿刺部位的淤青,也不用慌张,一般情况下,出现手臂淤青无需特别处理,淤青会在1-2周消散。抽血后出现淤青血肿,24小时内可以采用冷敷治疗:将干净毛巾浸入冰水后拧干,或用干毛巾包裹冰块,于手臂淤青处冷敷10—15分钟。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淤血。24小时后可以采用热敷治疗,如用热毛巾热敷患处10—15分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是出现大面积淤青,以上两种方法无效,则需要去医院明确病因。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