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呕血手术20年, 一朝妙手降病魔
肝胆外科中心 徐均耀
一名30余岁的少妇,夫妻和睦,经济条件充裕,本该尽情享受安逸的生活。然而,一个病魔却长期折磨着她。20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尤其是稍微进食一点硬的食物后,她就会大量呕血。为此,该患者已经接受了四次手术,接受的输血有几万毫升!然后,尽管四处求医,病魔仍时时刻刻地缠着她不放,严重地干扰了她的生活。
原来,该患者换上了一种叫做“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少见疾病。何谓“门静脉海绵样变”?正常情况下,来自于胃肠道、脾脏等腹腔器官的血液都通过门静脉流入肝脏再回到心脏循环。而门静脉海绵样变这种疾病由于门静脉堵塞,本该通过门静脉回流到肝脏去的血液不能回去,就象在门静脉修筑了一个三峡大霸,血流只能自寻出路。于是在原来没有的地方形成了大量的侧枝循环血管,尤其是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了大量的异常血管,就象海绵一样千疮百孔。而在食管下段、胃底等部位出现的侧枝血管由于血管壁非常菲薄,又处于食管胃黏膜下,稍微不注意或由于饮食胃酸等的腐蚀就会引起这些血管破裂和大出血。同时,由于胃壁的血液不能有效回流,胃黏膜就发生淤血、糜烂,也会引起大出血。于是,这样的病人经常会发生大出血。
由于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特殊性,常用的手术方式没有解除门静脉的高压状态,因而,尽管这位患者在20年来先后接受过脾切除、断流等四次手术,这些手术不仅没有彻底解除她的病情,反而加重了门静脉高压状态,因此,她的疾病一直没有得到根本好转。而根据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病理特征,目前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将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两根大血管间架设一条渠道,这样,不能回到肝脏的血流就可以通过这条渠道直接回到心脏循环,从而淤积在门静脉系统血流得到缓解,在食管胃等处异常出现的侧枝循环血管就消失,胃黏膜的淤血、糜烂也会缓解,患者的出血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此前20年,该患者先后接受了脾切除、断流、再断流等数次手术,但术后短期内又再次出血,不得不再次手术。其中,患者也曾经接受分流手术,但由于技术要求高、患者血管变异等原因,手术没有成功。
2006年6月,患者因再次上消化道出血而辗转来到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中心,陈立波教授在充分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肝脏功能、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血管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经过认真而细致地全面评估病情,决定再次为患者施行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手术,以彻底纠正患者的门静脉高压状态,将患者从病魔手中彻底地解救出来。
由于患者经历了5次手术,手术过程较为困难。腹腔由于多次手术留下了许多粘连,原有的解剖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凭借精湛的技术,手术组迅速地分离出了下腔静脉。在进一步寻找肠系膜上静脉的过程中,手术再次出现了困难。原来患者的肠系膜血管存在变异,失去了正常的血管干,再由于多次手术的影响,根本无法找到肠系膜血管!面对患者年轻的生命和最后的手术时机,经过反复地对比患者的情况和MRI图片资料,陈教授决定游离胰腺和十二指肠以进一步寻找血管。结合陈教授在胰腺、胆道等方面的深厚理论功底和手术技巧,经过耐心而细致地解剖,血管终于在胰腺后方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接着,陈教授利用其娴熟的血管吻合技术,快捷地为患者施行了下腔静脉与肠系膜静脉的吻合手术。
手术后,患者顺利地恢复了。面对成功的手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患者及家属都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