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位颅脑岩骨斜坡区肿瘤的患者小王在神经外科项炜教授的帮助下顺利地闯过手术难关,如愿地出院了。
岩骨斜坡区肿瘤以良性肿瘤居多,病人多表现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也有出现多组脑神经损害症状,常表现为:面部疼痛或麻木、听力下降、头昏耳鸣、复视。如果手术全切可治愈。但它所在的位置是颅脑底部解剖最为复杂、最为危险的地方,位置深,与脑干及重要血管神经结构毗邻,如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小脑半球等重要结构,使其手术风险高,肿瘤全切难度大,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颅神经及脑干损伤、术后脑脊液漏、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小脑损伤等等并发症且预后欠佳。手术致残率和及死亡率较高。
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因为上述诸多问题,许多病人要么放弃手术,要么转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治疗。近一两年我院神经外科项炜教授,采用了国际先进的 K a w a s e入路,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下,对颅脑岩斜坡区肿瘤做到全切,且术后并发症极少。K a w a s e入路又称颞下经岩骨前部入路,最初是由日本学者 K a w a s e提出,后经其他学者改良,近年来已应用于处理颅脑岩斜坡区等脑桥腹侧及上斜坡区的病变。此入路的优点是手术视野扩大,能早期处理肿瘤的基底部,控制肿瘤出血,实现肿瘤的全切除,同时减少了颅神经的损伤,且开关颅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真正体现了简单、安全和微创的手术理念,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到目前为止,项炜教授采用此入路全部切除了多个颅脑岩斜坡区的肿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胆脂瘤、颅咽管瘤等),据悉作为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九个亚专科(神经肿瘤、神经内镜、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脊柱脊髓、小儿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创伤与危重症)之一的年轻教授,他利用K a w a s e入路开展的岩斜区脑肿瘤手术量已位居湖北省部级医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