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施焕中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02-23 阅读量:
分享:

2月14日,在京举行的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施焕中教授接过荣誉证书,他所主持完成的项目《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规范化治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由施焕中教授联合广西、南京、北京和上海等医院合作完成,旨在推进我国哮喘治疗的规范化。据悉,哮喘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系统疾病,我国现有约2000 万哮喘患者,而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比例不足5%。资料显示,哮喘所致死亡中90%是可以避免的,死因主要归咎于对疾病缺乏认识导致治疗不及时,或长期治疗不规范。对哮喘进行有针对性地病因调查、诊断研究及治疗策略的制定,一直是我国内科学发展的重点。

1994年,施焕中教授带领团队,投身于哮喘病治疗的课题研究,致力于提高我国哮喘治疗的规范化。此后15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他们开展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围绕哮喘免疫学机制,最终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哮喘控制评估体系及规范化治疗策略,并以此为基础推广我国哮喘的规范化治疗。

15年的艰苦科研道路上,施焕中教授团队坚持从临床干预哮喘入手。通过无数的临床病例,首次证实并阐述了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了嗜酸粒细胞在体内具有摄取和处理抗原的能力,揭示了嗜酸粒细胞未为人知的免疫学特征。他们还率先在国内提出临床证据,找出评估我国城乡哮喘患者临床控制状况的有效策略,并在国内率先证实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复合制剂可以有效地改善哮喘症状,使大多数患者得到哮喘临床控制或良好控制。该研究结果成为制定我国哮喘诊治指南的依据。

该项目成果获得极高的第三方评价。经SCI数据库检索,施焕中教授课题组论文有48篇被收录,其中40篇被他引579次:检索CMCI数据库,有78篇被收录,58篇论文被他引1360次。

15年来,在科研攻关的同时,施焕中教授时刻不忘被疾病困扰着的哮喘患者。课题组总是第一时间将最新成果应用于临床、教学,造福哮喘患者。2007年,他们开通了中国哮喘联盟网站,普及哮喘知识,推广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截止2010年12月,网站访问量达4871058次,日均访问次数14584次。15年间,他们还多次主办全国哮喘年会和学习班,全面推广哮喘的规范化治疗 ,迄今为止已4期,参会学员达2400人次。15年间,他们多次送医送药到基层,直接对广大偏远山区患者进行义诊及哮喘知识普及教育,为他们解除哮喘困疾。 (张方方 褚宗棠)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