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宝宝出生不到一小时即可投入父母的怀抱,2月14日来到人世的李毛毛的生命起步则没那么甜蜜,因罹患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从母体呱呱坠地,刚出产房,就送往重症监护室,再辗转紧急进入手术室。协和医院心脏外科专家“极速手术”成功挽救出生仅22小时的“情人节宝宝”。
李毛毛的父母来自武汉东西湖,母亲在孕检中并未发现胎儿异常。2月14日,其母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下午16时,李毛毛降生。医务人员发现,患儿面色发紫,不停地呼噜,血氧饱和度偏低,当即转入该院重症监护室。
心脏彩超显示,李毛毛患有罕见的大动脉转位等严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不及时手术,随时性命不保。
当晚22点,转院入住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
2月15日,该院心脏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专家组会诊后认为,李毛毛患有多种合并心脏病:大动脉转位(主动脉、肺动脉与左、右心室连接完全错位),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关闭不全。这是个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和肺动脉长错了位置,身体里的血液不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到肺里进行氧合,动脉导管未闭是生命的唯一希望,全身的血液只能通过这个几毫米的管路流到肺里氧合,而且这条小路随时会闭塞。如不手术,患儿剩余生命将以分秒计算。
当天下午14时,李毛毛被推进手术室。董念国等教授在鸽蛋大的心脏上开始手术。此时距离他出生仅22小时,不足一天。
由于患儿病情复杂,全部手术操作过程只能在显微镜下完成,进一步加大了手术难度。董念国教授将错位的主动脉和肺动脉缝回正常位置,将细如发丝的冠状动脉移栽到主动脉上,修补了未闭的动脉导管和房间隔缺损。历时4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昨日,躺在监护室婴儿箱里的李毛毛已经拔掉气管插管,面色红润,眼睛不停地眨,很是可爱。
据查,出生22小时即接受复杂先心病手术矫治,创造了心脏病手术低龄化的新纪录。这标志着武汉可成功开展各种低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中国医师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先心委员会副主委、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介绍,心脏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先心病的5%—8%,患儿出生一个月内自然死亡率为90%左右,必须尽快实施“极速手术”,可对手术技术、体外循环、麻醉技术等要求颇高。
董念国教授说,协和医院率先在中南地区开展婴幼儿先心病的手术治疗,目前已完成各种婴幼儿心脏手术超过一万例。复杂先心手术已不受患儿年龄、病情、体重的限制,成功率达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黄冬香 涂晓晨 吴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