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病友:
您好!为了帮助您早日恢复健康,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积极配合。
一、对疾病的认识
肝脏是人体最主要的代谢解毒器官,平时所吃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过肝脏生物转化后被清除。各种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均可能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任何人在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都有可能出现肝损伤。现在随着药物种类越来越多,药物的肝毒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药物在常规剂量及正常用法时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其对肝脏的损伤仅发生在少数人,一般认为此类药物性肝损伤与个体遗传或特异质有关;当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时,往往会造成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潜在的肝脏疾病或者全身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性,如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在进行抗结核治疗时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几率明显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度增高。此外,不恰当地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对肝脏会造成更大的损害。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可导致肝衰竭,即药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大量坏死或肝功能急剧严重损害,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死亡率很高。
二、症状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纳差、尿黄、恶心、腹胀、皮肤瘙痒、发热、灰白便、皮疹等,抽血检查血常规如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生化学指标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均有明显异常,B超部分可见肝脏损害及脾大表现。当服用药物后出现如上表现时,应立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发展至急性药物性肝衰竭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治疗方式
药物性肝损伤治疗的关键是停用和防止再使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与致病药物在生化结构和药物作用属于同一类的药物,仅给予必须的护肝药物治疗。对于服用了大剂量肝毒性药物的患者,宜早期洗胃、导泻,并加用吸附剂,以清除胃肠内残留的药物,并可采取血液透析、利尿等措施,以促进药物的排泄和清除,避免发展至肝功能衰竭,并应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四、预防
患者在用药物治疗期间,尤其是以前从未使用过的药物,要注意监测各种不良反应; 一旦出现肝功异常,应立即终止药物治疗,对于必须用药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者用其他药物代替,非用不可的药物可短期或者交替使用;对已有药物性肝损伤病史的患者,应避免再次给予相同或者化学结果相类似的药物。此外,应尽量避免多种可能的伤肝药物同时使用,必须用药的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肝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尽快停药。对有基础肝病患者、儿童、老年人和营养障碍者药物的使用疗程和剂量应慎重考虑; 改善肝脏基础状态也能减少药物的肝毒性;有饮酒史、以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为了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建议患者一定要使用有质量保证的药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自己乱用药物。用药务必谨慎,避免超疗程、超剂量用药,对于普遍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保健品也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