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防疫保卫战
最美的逆行白衣天使
2020-02-10 阅读量:
分享:

新年的钟声敲开了新年的大门,也吹响了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卫战的冲锋号,这不是一个城市、一个省而是全国的一场战役,而武汉无疑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我们儿科的护理同仁就是那群逆行白衣天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身白衣代表着纯洁、忠贞,更代表着坚定不移,誓死保卫病人之生命,谋病人之福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医务工作者积极请战,主动放弃休假,毅然冲向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没有国,哪有家,不把疫情控制,何谈全国人民的安定生活。值此危难时刻,武汉协和医院儿科全体护理同仁前赴后继投身到一线的救治工作中,竭尽全力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帮助老百姓度过难关,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们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与病毒殊死搏斗的战役,然而她们却坚持让青春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无悔绽放。

总有一句话语,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砥砺前行。

“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较多,护理人员不足,需要从我科抽调人员支援,谁愿意去?”“我、我、我......”;“感染科要扩建病房,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搬家,谁愿意上?”“我上、我上、我上.....”;“武汉已经成立发热定点收治医院,我们医院对口红十字会医院,需要抽调人员去前线支援,谁愿意上?”“我上、我上、我上.....”;“我院西区征用为第三批发热定点收治医院,需要抽调人员去前线支援,谁愿意上?”“我上、我上、我上.....”。作为儿科和感染科的总护士长,吴丽芬同志在院领导和护理部领导下全面负责儿科与前线科室的人力物力协调工作,为了这次疫情,她已记不清自己熬过了多少个通宵,记不清自己负责召开了多少次疫情工作部署会议,也记不清是第几次收到需要她的护士前去支援的通知,只知道每次通知下来,那一个个坚毅的眼神,那一声声坚定的“我上”,让她感动到潸然泪下。

疫情进展,发热门诊就诊量剧增,护理人员不足,儿科护士毅然报名参与前线支援,“预检-分诊-咨询”虽然只是经过短短两天的培训,可是李梦然已经应对的相当娴熟,你怎么也看不出这只是个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护士。两周时间到了,李梦然可以轮岗了,跟来接替她的同事杨雪娇进行交接后她就可以暂时休息了,杨雪娇作为一名党员在接到需要支援任务时首批报名,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两人都在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前去发热门诊的还有梅晶、王彦文、王丝密、胡昕玫、丁良菊、田燕华等护士,用她们的至诚之心铸就病人的康复之路。王丝密是科室朝气蓬勃年轻护士中的一员,当她支援期间轮休时,得知原科室人力资源紧张,主动向护士长请缨:“护士长,我今天休息,可以来科室加班。如果哪个护士没车回家,我也可以开车送她回去。”发热病人留观室是护士田燕华战斗的岗位。那里病人多、病情重,很多病人只能在床上大小便。田燕华不怕脏、不怕累,全都一一承担。这群逆行的白衣天使,在危难之时,早以将自己置身事外,记得的都是使命、都是职责、都是关爱!

医院感染科病房需要支援,我科护士冯惠敏、王景首批报名参与支援,在那里开始她们第一次感染病房的工作,“会害怕、会担心,但更觉得有意义,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她们说。护士陈晓芳在去前线之前毅然剪掉了心爱的长发,为的是更高效地工作。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口罩、手套.....每当她们脱下厚重笨拙的防护装备,里面穿的秋衣全都湿透了。2020年春节前的武汉冬天异常湿冷,单身的冯惠敏没有办法,寄宿在同为支援护士的同学宿舍里,三个人挤在狭小的宿舍里,每天用洗衣机把秋衣洗净甩干,以便更换。医院感染科病房要扩建,护士郝璠前去协助搬家,瘦小的身体,无穷的力量,搬桌子、抬柜子、消毒.....忙的团团转,一刻也不停,让她休息一下,总说“动作快点,病人就能早点有地方安置,就能早安心!”病房扩建了,需要护士支援,护士陈佩茹、邱妮娜、胡亚玲、雷彩玲、马成成、李文等毅然报名参与支援,简单的几天培训后,她们已经成为一支新生的感染科护理力量。陈佩茹是一名年轻的党员,在医院正在组建预备队时,她主动报了名。在得知女儿即将奔赴最危险的发热病房后,她的父亲泪流满面。疫情肆虐,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不担心自己子女的安危?然而,这位深明大义的父亲擦干眼泪对女儿说:你去吧,这是你的责任。爸妈在家跟你做好后勤保障。职责所在,使命使然,逆行的白衣天使们,向你们致敬!

1月18日我院决定再开一层发热病房,郝璠护士在下夜班后没有来得及休息,又主动前去支援新病房的筹建工作,平时柔弱的美小护顿时化身大力士,病床、床头柜、一桌一椅都是她们一趟一趟的搬过去,一天下来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但她无怨无悔。

1月23日开始确诊病人定点医院转运工作,从23日上午一直持续到了24日凌晨两点,争分夺秒的转运车,废寝忘食的医务人员,在两点一线间穿梭着,这其中留下了刘会、昌晓两名护士的身影,防护装备遮住了她们的面庞,但我们依然感受到她们暖心的微笑。

红十字会医院作为发热就诊定点医院,一时间接收大量的发热病人,医疗条件、物资和技术人员均捉襟见肘。作为其定点帮扶医院,协和医院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支援,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我们再次看到儿科护士姐妹的身影。

医院刚开始派护理人员前往红十字会医院支援时,医疗条件非常艰苦。在医院组建预备队时,护士王晓安第一时间主动报名。每班8小时穿着防护服,汗流浃背已是常态,危重患者抢救加班经常赶不上食堂供餐,可她从不叫累,永远都是那句:“我还好,护士长不用担心”。1月26日上夜班时,她发现穿的防护服裂了口子,因为防护服紧缺,科室没有多的替换,她就用胶布粘起来,继续工作。等到分管病人抢救完毕,一低头才发现,自己的防护服不知道什么时候裂开了!尽管这样,她也没有抱怨,默默承受着一切。魏珍是另一名支援红十字会医院的护士,在接到通知后就匆忙回家收拾行李,直奔支援医院。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水很快浸透全身衣服,她没有喊过一声苦,流过一滴泪,只是在每次接到女儿的视频时,那一句“妈妈我想你了,你快回来”,将她所有的坚强都击碎,泪如泉涌,她果断挂掉视频,不说再见,不愿孩子家人看到她的眼泪,只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做到最好,让病人都快快好起来。与魏珍一样的党员护士刘秋莉,她也是一位年轻妈妈,一线支援工作任务繁重,每当她下班看到被面罩压到几近形成压疮的鼻梁与颧骨时,会疼会疲惫,会担心儿子是否还会认识自己。这时她不禁想起临行前儿子对她说的:“妈妈加油,我在家一定会帮你照顾好爷爷奶奶的,早日消灭病毒,早日回来!”关键时刻,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护士最坚强的后盾。护士陈莹是一名工作才一年的年轻护士,虽然不是党员,也勇敢报名去前线,同样第一批去支援红十字会医院。临出发的前一晚,她跟护士长发信息:“护士长,我明天就要去前线了,不用担心,我会安全回来的!”感动无以言表,向你们致敬!

协和医院西院是第三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为了更好的进行工作,西区的儿科护士们,组团剪短了心爱的长发,削发立志,那一刻,流出的眼泪有不舍、有悲壮,但更多的是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决心!“协和加油!武汉加油!”西区的护士们和本部儿科的支援护士杨艳林、梅毓、周亚芬一起,携起手来,毅然前行!

还有好多好多的护士参与到这场战役中,发热预检分诊台有黄梦瑶、丁良菊和护理护士王茜、钱海芸、李佩珊、吉留、魏娜、丁文其、高师英等,“虽然我们不在最危险的最前线,但是我们的工作同样重要,工作不分大小,难度不分高低,我们可以出一份力就行”。

作为总护士长,吴丽芬同志从12月31日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直忙碌在疫情斗争的最前线,她还带领着护士长们无怨无悔的加班工作,体现护理管理人员有责任、有担当、有温情,她们有的在病房顶替护士维持病房工作,有的在非常时期负责护士们食宿、出行,她们为前线的护士姐妹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后援有力量,前线有担当,这场仗我们一定赢。我们儿科护士授帽仪式时曾大声宣誓:

余谨以至诚,于党及会众面前宣誓:

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勿为有损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

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

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

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誓!

参与到前线的人员很多很多,预备的人员也有很多。这群人里有临床经验颇丰的专科护士,有青年骨干,也有入职一两年的年轻护士;她们中间有党员,也有非党员;她们有父母、有孩子、有伴侣、有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她们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丈夫的知心爱人、是孩子的最美妈妈,但是面对这场战争她们忘了自己,舍小家、顾大家,在她们的心目中只有职责与使命!她们只想争分夺秒用自己的专业救治病人,用自己的信念抗击这场战争!她们坚信不透气的口罩一定会摘掉,肆虐的病毒一定会消灭,久违的笑容一定会再次绽放,武汉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附:支援隔离病房及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名单(统计时间截止2020年2月1日,以时间先后排序):

梅晶、李梦然、冯惠敏、王景、马成成、王彦文、王丝密、陈佩茹、邱妮娜、胡亚玲、雷彩玲、胡昕玫、陈晓芳、刘文君、杨雪娇、杨艳林、梅毓、周亚芬、李文

支援红十字会医院护理人员名单(以时间先后排序):

王晓安、魏珍、陈莹、刘秋莉、刘云阁

支援协和医院西院护理人员名单:

梅毓、杨艳林、周亚芬

支援医院发热预检分诊台的护理人员名单:

丁良菊、黄梦瑶

支援医院发热预检分诊台及隔离病房的助理护士:

王茜、钱海芸、李佩珊、吉留、魏娜、丁文琪、高师英

自愿报名储备护理人员名单:

第一批:韩瑞娟、田燕华、梅娜、邵念、胡园园、占银、彭定卉、聂淑露、徐敏、黄梦瑶、汪树露

第二批:刘贝、李彩霞、舒美玲、张婧、张爱芳、代永婕、刘亚、魏蓉、郝璠、南兰、姚丽、高茜、訚亚荣、潘磊、罗黎、黄丽林、许路萍、徐振、潘月、刘会、胡锦亚、王晓明、黄晗敏

她们的名字不会被遗忘,她们的事迹更不会被埋没,她们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精神将铸成一座超越时代的丰碑,激励大家继续前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