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本该是春节正确的打开方式,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变了样。
我院新生儿病区是华中地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之一,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最繁忙的时候,今年疫情突袭蔓延,眼看一场硬仗拉开序幕。按照SARS的经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妈妈所生的高危儿均会转入病区进行隔离诊治,并启动甲类传染病隔离方案。由于部分医生已经返家团圆,儿科党总支书记王琳教授也是NICU科主任,立马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役,首先要解决的是医生人员不足的问题。于是,王主任立马召集全科在岗职工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值班动员。让大家感到振奋的是,面对愈演愈烈的疫情,没有一位工作人员退缩。
一、新生儿科医生篇
首先是二线班刘亚兰和陈燕教授,均立马表示坚守武汉,轮流上岗,确保患儿的医疗安全。接着党员张亚军医生表示,现在是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的关键时刻,主动要求:“缺口的班我来上!”作为一名新晋爸爸,张医生家中其实还有一个刚满月的宝宝和身体还没复原的妻子需要照顾。因为疫情持续进展,封城命令很快下达,外地调休医生难以“回援”,在这个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关键时刻,武汉市内居住的2017级住培学员马杰坚定的说:“我也是共产党员,我愿意取消年假,服从科室调配”,就这样,马杰医生毅然加入了科室连续奋战的队伍。2018级规培学员陈橙医生,是一个哺乳期妈妈,她主动放弃了“优先休息”的特权,始终坚守岗位。2017级住培学员范蓉,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封城”前夕,她毅然拒绝了连夜赶来带她回家的父母,继续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战斗”。陈贞是2019级新入职工,家在广西,在得到科室人员短缺的消息后,放弃了合家团圆的机会,主动要求值年三十的24小时班。身怀六甲的准妈妈吴一品医生也表示坚持和大家共同奋战。谭静、童超、王琳(小)是科室的青年业务骨干,纷纷表示关键时刻绝不会掉链子,响应习主席“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锋号,担负起每天的主班职责……
人员安排到位,王主任敏锐的想到,封城之后,很可能大家吃饭会成为一个难题。当机立断,组织大家购买了一批速食储存在科室,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护士长乐琼看到社会爱心人士提供爱心午餐的信息后,立即和商家联系,为大家提供了新鲜的午餐,保证大家有体力工作,还与酒店联系,给因交通问题不能回家的职工,解决了住宿的问题。
交通管制后,李琼医生和很多护理姐妹,因为家里离医院较远,为了更好地抗击疫情,她毅然选择住进了医院附近的单人宾馆;且因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为减少感染家人几率,家就在本市的她们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了,并且纷纷表示疫情不结束暂不回家。

随着疫情的进展,防护设备逐渐出现短缺,医护感染人数与日俱增。为了把防护设备让给更需要的发热病房,并减少医务人员因频繁上下班而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王琳主任决定将值班方案全部更改为“24h+查房”轮轴转模式。不但保证了一线医生的休息,而且大大降低了防护设备的消耗。

在隔离病房,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妈妈生下的高危儿,罗权和赵娇医生丝毫没有退缩,悉心观察他们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为这些“倒霉”却又幸运的小可爱们保驾护航。为了明确这些小患儿是否垂直传播了2019-nCoV,需要行咽拭子取样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这是医患之间传染病原最高危的操作之一。王琳主任身先士卒,要求病房所有需要进行咽拭取样的高危儿都由她来做;王琳主任调侃的对我们说:“不怕,我们一家三口都是高风险。”原来王琳主任的丈夫和儿子都是医生。王主任的话犹如一颗定心丸,减少了我们对病毒的恐怖,增强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短短的10天,我们已有4例2019-nCoV高度疑诊妈妈婴儿痊愈出院,目前仍有3例高度疑诊妈妈的新生儿正在诊治中。

繁忙工作之余,新生儿科医生们不忘积极加入武汉协和医院的官方微信网上问诊,为全国各地的发热患儿进行免费的网上咨询。


二、新生儿科护士篇
“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较多,护理人员不足,需要从我科抽调人员支援,谁愿意去?”“我、我、我......”;“感染科要扩建病房,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搬家,谁愿意上?”“我上、我上、我上.....”;“武汉已经成立发热定点收治医院,我们医院对口红十字会医院,需要抽调人员去前线支援,谁愿意上?”“我上、我上、我上.....”;“我院西区征用为第三批发热定点收治医院,需要抽调人员去前线支援,谁愿意上?”“我上、我上、我上.....”。每次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员都争着上前线,不顾困难,勇往直前。那一个个坚定的眼神,那一声声坚定的“我上”,深为感动。疫情发展以来,发热门诊就诊量剧增,护理人员不足,儿科护士毅然报名参与前线支援。

李梦然作为科室第一个参与支援的护士,两周任务完成后,仍要求继续战斗在一线。杨雪娇作为一名党员在接到需要支援任务时首批报名,为这场战役贡献自己的力量。病房扩建了需要护士支援,我们的护士邱妮娜、刘文君参与支援,现已奋战在感染科病房一线。

护士胡园园、邵念、占银、魏蓉、訚亚荣、许路萍、刘会、刘亚、罗黎、高茜都报名加入预备队,随时听从医院的安排奔赴一线。她们在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她们都是协和医院新生儿科的护理人。
我院门诊热预检分诊台还有助理护士钱海芸、李佩珊、吉留、魏娜、丁文其、高师英等人支援,“虽然我们不在最危险的最前线,但是我们的工作同样重要,工作不分大小,难度不分高低,我们可以起到作用就行”。这群逆行的白衣者,向你们致敬。
虽疫无情,但医有爱!作为抗疫前沿医院,作为华中地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科不打无准备之仗,沉着应战,为阴霾下出生的新生儿保驾护航!(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