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关爱弱视儿童从你我做起
2021-08-23 阅读量:
分享:

小文今年3岁,平时活泼好动,经常摔跤,看电视时喜欢眯一只眼,父母也没在意,还觉得挺可爱的。可是在幼儿园的1次体检时发现其一只眼睛视力异常,有弱视。小文妈妈当初还误以为孩子是近视,其实弱视不同于近视,它是一种表面看不出来的眼病,患儿眼睛无器质性病变,但由于一只眼长期不用来看东西,造成该眼视力低下,无法矫正。

我们生有一双眼睛是有目的的,它除了要看清楚物体外还要有空间距离感。当一只眼异常或双眼视力不均等时,视力差的眼睛受到抑制,就形成弱视。那么孩子为什么只有一只眼异常呢?因为刚出生的婴儿是一张白纸,手不会拿,脚不会走,嘴不会说,眼睛也看不清,必须经过后天训练,逐渐学会抓物、爬行及讲话,眼睛也是在外界物体刺激下,视力逐渐提高。而对于患有屈光不正的孩子来说,外界物体不能在眼底清楚成像,影响了眼睛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弱视。弱视的危害不仅仅是视力低下,更重要的是弱视患儿无完善的立体视觉。

弱视是发育性疾病,弱视的治疗效果与立体视觉的建立同年龄关系密切,年龄越小,预后越好。小文正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此时由于佩戴眼镜和眼罩,常常招致小朋友们的误解,嘲笑他是“独眼龙”,久而久之会影响人际交往,产生性格孤癖、情绪低沉等心理问题,解除其心理障碍需要医护人员、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方面,特别是患儿的家庭、学校的支持是弱视防治效果的有利保障。我们应该通过各个渠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支持,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当孩子戴了眼镜和眼罩后,要及时与幼儿园或学校老师取得联系,请老师告诉小朋友们不要取笑和起哄,并督促患儿戴好眼罩和眼镜,使他们在一个健康的人际环境中治疗和康复。

眼科19楼 李宜梅/薛朝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