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宣传栏贴着一封手写的感谢信,我每次看到,便会想起那个爱发脾气的王老先生……
王老是个青光眼患者,没有家属陪伴。他留给大家的印象是:有洁癖且非常挑剔。护士为他安排双人间床位,他不愿意与别人同住,要求我们不得向病房收其他病人;他打针只认定两名高年资护士,换人操作他就有意见;护士为他整理床单位,他不允许别人碰他的东西;护士给他滴眼药,他会质问你手里拿的棉签是否干净……几次我上班走进病房,就听见王老指责护士的声音,我们的护士经常委屈地对我说:“护士长,我以后不想去护理这位老爷爷了,他所有的治疗,您能不能不安排我!”
我打心底理解久病不愈患者的心情,同时也非常理解我们护士的难处,但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无论对患者,还是对我们护理队伍,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我决定找个机会与王老好好沟通一下。
我刚走进病房,王老又在生气:“你们只告诉我已经欠费,却没说欠费就不能取药,要不然我肯定会叫我儿子抓紧时间缴费,不会耽误治疗的。现在我儿子出差在外地不能来帮我交钱,这个事情你们医院要负全责!护士长你看怎么办吧,不能解决我就去找院长投诉你们。”老爷子中气十足,吵得很厉害,护士们都躲了出去。
怎么办?我考虑是去药房帮他借药还是帮他交住院费合适呢?我耐心给王老解释,承认是我们护士的疏忽,没有及时告知欠费不能取药的情况,请求老人的原谅,然后希望王老配合解决眼前的难题。“王老,您现在手头有多少现金?”老爷子估摸了一下说:“大概有500元,我还得吃饭呢。”“王老,您别急,这样,我先借钱给您把住院费垫上拿药,等您儿子出差回来再还我,行吗?”王老听后有些不好意思,可能觉得刚才说的那些话有失礼貌,笑着对我说:“好的,就这么办,谢谢你呀,护士长。刚才情急之下说了些不该说的,见谅啊。”“您担心停药影响治疗,我们完全能够理解,您不要生气。”说完,我亲自去外科一楼收费处帮王老垫交了800元住院费。
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尽量满足他的需求并表示了我对他的关注,渐渐地他对我有了信任感。一天,我以改进护理工作质量为由与他沟通,我们聊得非常愉快。我对王老提出的合理建议表示感谢,并将护士工作的一些难处也告诉了他,希望能建立一种护患合作的相处模式。
此后,王老心态平和了许多,即使医生对他说术后眼压高、前房浅,出现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时,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发脾气了,他还会和护士聊一些他的人生经历,治疗时也不再指定哪位护士操作,年轻护士们也不害怕他了。
真心希望我能用白衣天使的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和关心消除所有病人对我们的误解,搭建一座被阳光照亮的心桥!(眼科19楼 薛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