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关怀的圆圈:倾听-理解-反馈
2018-12-07 阅读量:
分享:

今天的关怀故事从一句诗开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到暮年,子女离家,什么也比不过一个相守一生的老伴。而正因"暮年",人终究要面临生死离别。故事里暮年的主角是胡爷爷和徐奶奶,今年9月初胡爷爷因咳嗽20天余入院,入院诊断为直肠癌IV期放疗化疗后,间质性肺炎,一型呼吸衰竭。入院初期胡爷爷的病情还算稳定,徐奶奶此时并没有表现出对爷爷的担心。然而之后的一个月中胡爷爷病情不断加重甚至昏迷。徐奶奶昼夜不眠的照顾着爷爷,本就瘦弱的奶奶看着越发没有精神,面对相守了半个世纪的爱人被病痛折磨,她的脸上写满了无助与担忧。作为新护士的我面对这样的重症患者其实能做到的不多,不过好在有护士长和各位老师的指导,我尽我所能的为他做好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病情的变化对于患者的身心感受影响巨大,而它对于患者家属的辐射也不可忽略。于是我每天主动和徐奶奶沟通,询问她的需要,爷爷的不适,并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希望可以最大程度上帮他解决问题。时间久了,后来的聊天中我已经没有把爷爷奶奶当做患方,他们似乎成了我的爷爷奶奶一般,因为在我主动关心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与我建立了感情。最后爷爷还是很不幸的离开了,他走的很安详,奶奶虽然痛苦,但我想在最后几天的煎熬中也正因为有了医务人员的理解与陪伴她的内心也不会那样害怕与绝望。

故事反映的就是人文关怀五分钟沟通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们每天需要至少五分钟时间去了解患者的就是“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吗?”“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而通过以上这个故事我理解到了人文关怀五分钟沟通的精髓所在,便是"倾听""理解""反馈",这三者是环环相的,专心倾听病人的需求,用心理解目前病人的状况,耐心为病人做出详细的反馈,当你愿意用真诚的心与别人交流,你得到的会比你想象的很多,通过这个故事我也成长收获了关怀沟通的闭环倾听—理解—反馈,他们是一个圆圈,是护理人员沟通的精髓所在。我想那些成长与收获便是赠人玫瑰之后的绕指余香。人文关怀传达的是感情,作为患者最信任的我们需要捧出一颗至纯至净的赤子之心砥砺前行,方得始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