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护理的细小精微,患者的莫大感怀
2019-02-28 阅读量:
分享:

本着“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贯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待患者一视同仁,在护理工作中习以为常星星点点的“小动作”,却被“用心”的患者及家属看在眼里。

神内11楼101床入住了一位84岁高龄的杨爷爷,刚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也没有给予任何特殊化照顾,依旧像平常一样进行着我们的护理工作。由于杨爷爷卧床不起,每隔2小时我们就会到床边协助其翻身;杨爷爷因为气管切开术后语言不能清晰的表达,但我们通过他发出的微弱语音、语气便能了解其感受与需求;每当翻身时,如若他发了一声叹息,我们摸索到他是因为卧床难受,故将气垫床充气力度调低,让间歇式的充气使得床垫更加柔软,以增强他的舒适度;每当进行床边护理时,我们会动作轻柔,哪怕是盖被子也是缓慢的覆盖全身,不会让被子边角划到他的脸......

通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杨爷爷的病情也逐渐好转起来,面色慢慢红润起来,气管切开处也顺利堵管,能与我们正常交流,在扶行下也能慢慢走路了。

杨爷爷被我们工作中的关怀所感动,就是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和家人都记在心里,为此特意送来一面红色锦旗,来表达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赞扬我们医护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护理水平。交谈中,我们得知杨爷爷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军人,经历过无数风雨坎坷。十七岁的他,瞒着家人,自告奋勇,远离祖国,踏上长达两年的异国支援之路,一心只想报效祖国,哪怕挥洒热血都不惧怕。他满怀雄心壮志,不辱使命,得以凯旋,作为抗美援朝第一批年轻坦克志愿军,载着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归国,为国争光。

在出院前,我们回赠杨爷爷花束贺卡,感谢他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支持与肯定。祝愿这位伟大的老军人早日康复,祝他往后的余生少病少痛,温柔岁岁伴他常在!

(神内11楼:熊芬、江小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