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用叙事护理打开被关怀的心
2019-06-18 阅读量:
分享:

叙事护理是一种态度,是以一种尊重、谦卑、好奇的态度来面对生命。它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倾诉欲望、生理感受的认同感,也使医务人员的倾听更有意义、将文化素养用于实践得以升华。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程婆婆是从监护室转入我科的病人,身上带了尿管,胃管,氧管,且有些烦躁。她的第一天表现给护士的感觉: “婆婆太不配合了”;“没家属留陪帮忙”;“想法好多,坚持己见,无法沟通”。第二天是我管这位婆婆,我向她介绍我的名字,拉着她的手热情的与她聊天,她的烦躁渐渐平息不少,亲切的叫我“最爱笑的护士”,抓着我的手不放。只要我来做操作,我都会详细跟她讲解步骤,操作目的,每次婆婆都抓着被角配合我,还不停念叨“云云护士最好了”。通过几天的接触我觉得婆婆脾气并不坏,只要耐心的跟她沟通,听她讲讲她的患病史,讲讲她的家庭,讲讲她的人生,她甚至幽默的拿自己的病开玩笑:“我每天都在和魔鬼打架,打赢了第二天我就活着,打输了我就死了。”多可爱的婆婆,让我心里感动又心酸。我给她总结说,我们一起把魔鬼打跑,它很狡猾,不能掉以轻心。随着疾病慢慢康复,程婆婆不想鼻饲,女儿送来的汤,都不让给她鼻饲,家属没办法,只好就找我来。我端着香喷喷的汤对婆婆说:“程婆婆啊,这么有营养的汤你都不喝,哪来的力气去打魔鬼啊,你要是不喝,我可就拿去加餐了哦!”婆婆乖乖的让我把汤鼻饲进去。我都会对她讲:魔鬼表现的形式很多。有时候不好辨别,只有自己的身体强大了,它看看不好攻克,才会灰溜溜的走。像这样,每天哄着婆婆的小故事很多,看着她一天天的康复,我也很开心。到了出院那天,女儿们来接他回家,她一直等到我来上班,拉着我的手把写有电话和地址的纸条塞给我,让我一定要去她家玩玩,在家里做一顿饭给我吃来答谢。当时就觉得一个病人能对我这样,真的做什么都值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用“魔鬼”这个形容疾病的词,拉近了和程婆婆对疾病同仇敌忾的心,通过倾听她的故事和细致的照护去了解她生命中重要的事,明白了她的感动和不舍。她的感谢表达的不仅是感谢,还是认可和共鸣。大部分病人都是善良淳朴的,只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只要我们耐心去了解去发现,我们自己的劳动也会得到肯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呼吸17楼 李云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