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我护理生涯的第五个年头,只觉得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在渐渐的成长。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关于查对一直以来都在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回想往事,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护生,带着懵懂与好奇进入医院实习,我的第一位老师黄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待我非常温和亲切,跟我讲解护士如何工作,介绍疾病、药物知识,指导护理操作等。但每一次去换药或者执行护理操作时她总会不厌其烦地说一定要核对姓名和住院号啊,而且每次都会说,那时候听到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记得核对”,或许那时候还不那么懂事,觉得老师好唠叨。有一次我确实因为核对的原因犯错了,记得那是一个配药的过程,因为没有核对药物的剂量导致加了双倍的药在一袋两百五十毫升的生理盐水里,幸好老师仍然放手不放眼地问了一句“加了几支药进去?”,当我说出加了四支的时候她发现了我并没有核对。幸运的是这一组加错了的药没有用到患者的身上,不然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患者不负责任的态度啊,当时我感到非常的惭愧,不但给老师带来麻烦,也让自己很不安心。
八个月后我结束了实习,成为武汉协和医院一名新护士,我不再是一位有老师看着护着、犯错了有老师承担、出问题了有老师解决的护生,这意味着我要自己去承担责任、自己去解决问题。在还是新护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完成核心制度的考核,其中身份识别制度和查对制度成为了考核的重中之重,这充分说明核对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或许它只是一种制度,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遵守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遵守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与其说它是制度不如说它是一种责任,一种尊重生命的责任。在医院里工作的我们被视为白衣天使,面对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又怎能在他们身上犯一丝错误呢!回想五年前,我也犯过相应的错误,或许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强烈的责任感吧。那天因为比较繁忙,一位患者在护士站催促我发出院带药后他好出院,于是我便简单核对了一下发药单上的患者床号,就将药发给了患者,结果过了5分钟护士长走过来告诉我,我因为没有核对患者的姓名,而将A患者的口服药发给了这位B患者。护士长在护士站亲眼看我发药时没有核对患者的姓名,于是便到患者身边核实,果然发错了患者。而我之所以发错了药是因为只核对了患者的床号,同时发药单上两位患者床号挨在一起便看岔了,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正确执行核对流程。或许这又算比较幸运,有护士长等老师及时发现而未给患者造成伤害。
这件事情的发生对我敲响了警钟,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和自省,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护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多忙多累,我都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特别是对于应用到患者体内的药品我都会认真检查它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质量等,而不只是背书流于形式而已。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我也愈发成熟,也逐渐成长为一名带教老师,可以指导实习生的工作了,而在实习带教中,我也是将查对制度的落实作为带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以贯之。“查对是职责,我要查对”,我会一直将这9个字铭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错误的发生。
消化内科14楼:彭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