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撬开它,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的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将它打开了呢?”钥匙笑笑说道“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在临床中更是如此。
“钥匙”首先能打开患者对环境安全需求的大门。“阿姨,这是我们打热水的地方;这里面是独立卫生间,如果您在入厕时感觉到不适,这里有个呼叫铃,您可以按铃,我们会及时过来的,我们这里有切药器,吹风机,针线,雨伞,眼罩耳塞,等等。您只要需要,可以随时找我们。”我们每一次耐心地讲解入院须知,带患者熟悉病房,都会让他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找到熟悉亲切的感觉。
“钥匙”还能打开患者对生理安全需求的大门。“叔叔,您叫什么名字?手腕带让我看一看好吗?现在我需要扫一下您腕带上的二维码,谢谢您”,这样的查对方式不仅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更让我们医护人员感到安全,不会再出现患者跑来问“护士护士,这个是不是我爸爸的药?”这种安全只有通过有效的查对才能得到满足。
“钥匙”更能打开患者对心理安全需求的大门。“阿姨,您在过去两周内有没有感觉到情绪低落沮丧或者绝望呢?您有没有想伤害自己的念头呢?”“有啊,自从发病后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想过离开这个世界,可是又放心不下女儿……”阿姨突然哭着说道,站在一旁的家属却一脸惊愕地看着我,后来才知道阿姨的儿子并不知道阿姨曾经有过轻声的念头。有些问题家属可能忽视了,或者患者并不愿意敞开心扉去交流内心的负面情绪,这就需要我们首次评估时的仔细询问,每天朝夕相处时的细微观察,发现问题从而全面解决问题,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怀可能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或是一个善意的握手拥抱。在我们眼里它很平凡,可是在患者心里,这些小小的举动是一股充满力量的暖流。这些一点一点的善意和关怀,都是临床工作中的“钥匙”,慢慢打开患者的心门,开启健康的大门。
神经内科11楼 毛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