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2017年协和医院新职工“1+3”志愿服务项目启动
2017-09-12 阅读量:
分享:

7月,协和医院迎来了391名2017年新职工,团委联合人事处、护理部、门办启动了2017年新职工“1+3”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新职工参加系列志愿服务培训和相关志愿服务主题活动。通过志愿服务这种关爱与奉献的教育与实践,旨在让新职工切实感受协和文化,更快融入协和氛围,培养新职工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医院自2014年开展新职工“1+3”志愿服务项目,即新职工入职首年,参加1天志愿者培训以及至少3天(次)的志愿者服务,其中医院统一组织门诊爱心助医志愿服务2天(次),其他时间自选参加科室、部门、医院开展的志愿者服务。今年的新职工“1+3”志愿服务项目增加了志愿服务理念培训和志愿服务督导,并将新职工第二次的门诊服务集中在上午8:00-10:00,这是门诊患者最为拥堵时段,将志愿者的服务放在患者就诊的高峰期,最大发挥志愿服务的效应,也避免对临床工作造成影响。

7月21日晚,团委和门办联合举行的“门诊爱心助医服务培训”,正式拉开新职工“1+3”志愿服务项目的序幕。团委首先介绍2017年新职工“1+3”志愿服务活动安排和要求,讲解志愿者在医院进行志愿服务的注意事项;其次,门办具体讲解就诊流程、医院布局、常见询问,其中讲到就诊发生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时,拿着印有就诊地址的号票询问在哪就诊,就诊前排号“隔空刷卡”、家属联系不到就诊者和门办急……现场大家笑了,可是,紧接而来的思考是“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是患者我会怎样?”,“如果焦虑的我在陌生的环境会怎样?”这需要我们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因为不熟悉医院就诊环境、因为疾病带来的忧虑不安,就能理解这些“匪夷所思”的问题了,患者需要帮助,医疗是全方位的服务,需要我们的医务人员用心体验。当天的培训,还邀请到2016年新职工优秀志愿者:图书馆职员刘婷婷、心外科医师黄晓帆现身说“服务”,尽管本职工作非常忙,但他们都会抽时间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真诚、热情地帮助病患,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新职工志愿者在进步,医院服务在进步。

培训后的7月24日开始,新职工在三个院区门诊参加每人2天的爱心助医志愿服务,他们为患者提供就诊帮扶、路线指引、自助协助、人群疏导、文明引导等服务。虽然很多新职工曾在协和医院实习,但知道如何便捷就诊的新职工并不多,想要有效帮助患者,他们首先要自己“摸清门路”,必要时还需请教专业导医,帮好病患并不容易。

在此次新职工参加门诊志愿服务活动中,团委和人事处于8月9日联合举办了第二场志愿服务培训——“协和医院志愿服务概况”,团委讲解志愿服务发展简史、服务理念、服务作用,并通过系统阐述协和医院志愿服务情况、志愿者风险规避、志愿者责权等内容,向大家呈现协和医院作为百年老院,始终肩负重任、投身公益、奋勇前行的医院文化,旨在希望新职工在加入协和大家庭,感受协和文化的同时,也将公益服务、奉献为民的医院传统继承发扬。

据悉,10月份团委将组织新职工志愿者第三场志愿服务培训——新职工志愿服务督导反馈,讲述问题、交流心得、改进提高,以志愿服务教育促进临床服务实践。(团委)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