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制钢板顶起“塌方”胸
协和医院微创诊治漏斗胸70余例 患儿多为贫困地区
协和网讯两年前在协和接受漏斗胸矫形手术的6岁男孩宁宁,昨日来到医院,拔出了体内的矫形钢板。与术前的“塌方”胸口相比,冰冰的胸部平整,发育已与正常小儿无异,且没有明显的手术疤痕。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胸壁骨骼畸形,患者胸口凹陷下一个“坑”,形似漏斗,不仅外表不美观,还殃及心肺受压。
旧有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开胸手术。在胸口纵、行向切开约15到20厘米的创口,切除畸形肋骨后再用钢针固定。但这种手术的创面大,出血多,术后留有永久疤痕,不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
协和医院小儿外科自2004年10月来,开展一种微创矫形术,在胸腔镜引导下用特制钢板为漏斗胸矫形,宁宁成为这种手术的首批受益者。
术中,在患儿胸壁两侧各作一个2厘米的皮肤小切口,将呈倒“U”形的特制钢板引入胸腔,根据患儿胸口畸形程度将钢板塑性,垫于患者畸形的胸骨后,然后翻转,将畸形胸骨用力顶起,这样凹陷的胸部立即被抬平了。整个手术过程不过30分钟。
据小儿外科汤绍涛教授介绍,这种不开胸的新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中钢板可按患者胸廓畸形程度的不同进行塑形,更适应个体的差异,而且患儿的恢复也快,植入的钢板根据患儿康复的情况于2年后撤出。矫形后的胸部平整,与常人无异,且解除了心肺的受压状态,改善胸廓外观。手术费用与传统手术相差无异
据统计,协和医院迄今已为75例漏斗胸患儿进行了此手术,成为中南地区唯一一家开展此疾病微创治疗的单位。
至于漏斗胸的发病原因,汤教授说,至今还为完全弄清楚。在协和医院已开展的手术中,黄石、大冶、宜昌等地的患儿较多,且大多为家庭贫困者。根据小儿骨质的特征,漏斗胸的最佳矫正时机是在3到12岁。因为该年龄段骨质软硬度合适,可塑性强,矫形效果好。
据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将在全省范围推广这一手术,并选择一名漏斗胸患儿为其免费提供矫形钢板。(涂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