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延误成“绝症”
讲述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在胎儿期,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发育不全,导致的一系列心脏畸形,是先天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室、两个心房组成,室间隔缺损就是两个心室之间的间隔不完整,左右心室的血液通过缺损进行交通,形成的一种心脏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除了出现左右心室血液的混流,最重要的问题是可以引起肺血管的改变——肺动脉高压,早期引起肺血增多,肺动脉痉挛,后期引起肺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一种简单、常规手术可以解决的心脏病就演变成一种只能选择肺移植或者心肺移植的“绝症”。这种改变可以发生在出生后一月内。
病例一:一月患儿需手术
李语馨,女,1月,出生时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满月时来我院就诊,B超提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胸片提示:肺血增多,近期考虑手术。
病例二:8月患儿手术难
杨雨馨,8个月,出生后3个月的时候,因肺部感染在医院里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给与积极抗感染治疗,未形心脏手术治疗,此后反复肺炎,治疗困难,近期来我院就诊,严重的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B超提示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入院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目前肺部感染控制艰难,手术需要等待。此类患儿早期只有室间隔缺损,由于贻误手术时机,心脏改变引起二尖瓣、三尖瓣的功能改变,同时肺部充血,肺部感染难以控制,增加了围手术期治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术后恢复困难。
病例三:8岁的花朵即将凋谢
8岁患儿,早年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家属害怕患儿无法耐受手术,一致拖延手术,近年患儿病情加重,来我院就诊,B超提示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导管检查提示肺血管阻力很高。常规手术无法解决,只能等待肺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一朵还未开放的花朵即将凋谢。
心脏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在你我身边。近年心脏外科的发展,使得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都可以得到治愈,尤其是常见心脏病基本上成功率近100%,国内先心病的手术年龄已经不成问题,大多数手术在新生儿期都可以完成。希望大家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小病”解决在萌芽阶段,不要因为知识的缺乏、疾病的认识不够,延误病情,将小病变成重病、甚至是“绝症”。 (吴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