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观察,诊断及治疗功能于一身
超声内镜扩大“用武之地”
协和网讯 近日,在武汉举行的第九届全国超声内镜学术研讨会上传来消息,随着引导下细针抽吸、细针注射及其他介入手段的开展,超声内镜早已突破了作为单纯诊断技术的限制,在胃肠道、胰胆管、肺部病损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消化道肿瘤疾病(包括消化道癌、粘膜下肿瘤及息肉),是消化道的常见疾病。在内镜下正确鉴别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对息肉的处理及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黏膜下肿瘤由于生长在消化道壁内,普通内镜不能对其进行定性和定位诊断,更不能为其治疗提供建议。
近年来,作为一种直视性的腔内超声技术,超声内镜技术日臻成熟。超声探头位于内镜前端,可同时进行电子内镜和超声检查。由于超声探头距病变部位很近,且不受胃肠道气体的影响,能将黏膜下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在电视屏上。
给肿瘤性疾病定性、定位及定深度诊断,这对于明显提高了诊断水平,较准确地指导内镜微创治疗,为消化道肿瘤性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对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肿瘤术前TN分期、胰腺小肿瘤及 腹周围病变的诊断可提供很有价值的、独到的影像学资料,其效果甚至优于CT等仪器设备的显示。
据武汉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候晓华教授介绍,随着消化内镜器械及诊疗技术的发展,通过超声内镜诊断治疗成为消化道肿瘤性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超声内镜对操作者的技术和熟练程度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次大会还邀请了当前世界顶级消化内镜专家Dr.Kenneth Chang、Dr.Inui、Dr.uno进行学术报告和现场操作示范。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张齐联教授说,这次大会对于全国超声内镜对于我国超声内镜技术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涂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