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国内第二例多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我院获成功
2005-07-01 阅读量:
分享:

国内第二例多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我院获成功

专家指出:这代表了恶性颈椎病的治疗发展趋势

本报讯我院骨科近日为一名四十余岁的男性患者在成功实施了湖北省首例三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日前经过专家们的细致查房,确认患者术后康复顺利,手术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手术为全国第二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协和医院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置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该患者五年前开始出现颈部不适,双手麻木,做些理疗,时好时坏,未予重视。近半个月突然颈痛加重,四肢乏力,双下肢明显麻木。患者慕名到协和医院骨科就诊,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杨述华教授经过细致检查,诊断该患者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不全瘫,随后的磁共振检查发现该患者颈椎严重退变,颈4/5颈5/6颈6/7三个节段椎间盘显著突出压迫脊髓,相应部位脊髓已经部分变性。嘱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并尽快手术治疗。

杨述华教授、李进博士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一系列周详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了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式,一次性将三个病变椎间盘全部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6月23日,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取得圆满成功。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四肢感觉和肌力即开始明显恢复,术后3天已能带着颈围下床活动,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杨述华教授介绍说,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将突出部位椎间盘摘除,将相邻两阶段椎体植骨融合到一起,达到解除压迫和稳定脊柱的目的;但是经过长期随访观察发现,融合后的颈椎稳定是非生理状态的稳定,颈椎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对于该患者而言,三个节段椎间盘均显著突出压迫脊髓,传统的手术方法需将三个节段椎体椎间盘摘除并通过植骨融合四个椎体,这将造成颈椎总活动度减少,术后手术相邻节段会出现退变加快等问题。

此次手术所采用的人工颈椎间盘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颈椎间盘系统,该方法突破传统手术方法的理论限制,在摘除椎间盘解除脊髓压迫的同时,并不融合相邻椎体,而是植入一个具有活动功能的人工颈椎间盘。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设计理念是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后,通过在椎间隙植入人工颈椎间盘系统代替原来的椎间盘,从而维持椎间隙高度并模拟正常颈椎间盘的功能,保证近期疗效良好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传统颈椎前路融合固定术后颈部活动受限、远期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的并发症等问题。研究表明,人工椎间盘增加了椎间盘横向的弹性,可提供颈部前、后、左、右、侧各方向11°的活动度,更加符合人的生理要求。经国外生物力学实验证明,人工椎间盘的寿命可持续20~70年,对临近的椎间盘也无不良影响。杨述华教授指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目前世界上治疗颈椎病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在欧美已开始临床应用,代表了今后颈椎病治疗的发展趋势。

(叶哲伟 袁柏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