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个小时的守护,十余次的沟通
西区妇产科医务人员成功挽救难产孕妇
一边是生命垂危需要手术抢救,一边是家属固执己见拒绝手术签字。医生尽管有了科学的判断,却因不能触及法律的“红线”,在面对法与理的碰撞,生与死的选择时候,医生被直接推向了尴尬的境地。近期,西区妇产科医务人员排除万难,竭力挽救了难产孕妇及宝宝。
2011年4月9日19:40,孕妇曾某因停经40+4周阵发性下腹痛10余小时入院。当班医生检查宫口开大3公分,先露高浮,跨耻征阳性,B超胎儿生物物理评分6分。当班医生认为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极低,况且胎儿目前已有宫内缺氧的迹象。请示上级医生后建议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患者及家属拒绝。
20:00孙副主任医师、产科曾主任相继到院,为孕妇仔细检查后认为此前的判断正确,该孕妇不宜继续试产,剖宫产指征明确。遂与家属谈话,深入浅出的讲解头盆不称若是继续阴道试产,子宫不停收缩而胎先露不能下降以通过骨产道,后边紧逼前边门打不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子宫破裂、胎儿死亡、产后出血、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百般劝说,产妇及家属仍坚持阴道试产。医务人员一边采取积极措施,给产妇吸氧以防胎儿宫内缺氧加剧,严密监测宫缩、胎心及产程进展,一边逐层请示妇产科夏主任及院领导。
21:40再次与家属沟通无效。十余名医务人员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明知道可能发生母子双亡,却束手无策。院领导当机立断建议转上级医院,也许更权威医疗机构的相同治疗方案可以让家属改变想法。但是家属拒绝了转院的建议。
4月9日1:00,产妇在婆婆的监督下走来走去,宫缩的疼痛,近24小时未眠,已非常疲惫。可她婆婆仍认为只要不停的走动肯定很快会生的。经反复劝说,家属才允许产妇进产房躺上产床。立即行阴道检查,骨产道的情况再次证实此前判断的正确性,确实存在头盆不称。通俗的讲,也就是说胎儿的头相对于妈妈的骨盆来说太大了,难以通过产道。试产已5小时余,产程几乎无进展,胎头下降已受阻,阴道分娩难度极大,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家属仍拒绝。产妇很疲惫,为防止产妇出现衰竭,经家属同意给予静脉补液 。幸运的是经过吸氧及产妇左侧卧位等处理胎心还保持在正常范围。
一夜无眠,一夜煎熬,胎心严密监测,产程严密观察,不间断的劝说。
8:00夏主任再次与家属谈话,强调需立即手术,而且经过如此长时间的试产,一阵赶一阵的宫缩,胎儿仍未娩出,也证实了此前医生的诊断,家属也该放下疑虑之心了。产妇丈夫开始犹豫,要求等产妇姐姐来院后再行决定。
8:30产妇终于签字要求手术。所有的人都长舒一口气。立即行手术前的准备。
9:00产妇丈夫及婆婆突然冲进产房吵闹谩骂,推搡医务人员,坚决拒绝手术,阻止产妇入手术室。
9:20万般无奈之下科室领导将情况报告医务处、总值班、开发区政府、市卫生局及110。为了母子两条生命各级领导都到场与家属沟通。
10:35经过与产妇姐姐沟通,产妇姐姐同意手术,可丈夫固执己见,要求继续试产。亲属双方分歧,吵闹。时间就是生命,考虑到此时的危险性,医院不具备更完善的抢救条件,建议在严密监护下医生陪同转院。
10:48家属拒绝转院,经反复劝说终于签字同意行剖宫产。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备血,120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妇产科儿科及麻醉科专家到位,各辅助部门待命。做好了一切急救准备。
12:02剖宫产下一活女婴。手术过程中发现羊水已污染,子宫下段已被拉长变得菲薄,而胎儿是持续性枕后位,此种位置是难以阴道娩出的。假如此时仍未行剖宫产,那么子宫可能已破裂,宝宝也非常危险。经过积极采取措施,给予注射缩宫剂等,产后出血也被有效预防。
母子平安。近十六个小时的守护,十余次的沟通,反复的检查论证,惊动了几十人,一切都为了这一刻。在新生儿清脆的哭声中所有的人都放下心来。(协和医院西区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