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院党员干部革命圣地延安参观纪行
2007-08-06 阅读量:
分享:

重走革命之路,再看红色历史

----我院党员干部革命圣地延安参观纪行

本报讯7月26日,医院开展了“红色之旅——革命圣地延安行”活动,组织医院基层党总支、党支部书记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重温党的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回延安》中的诗句无数次徘徊在心中,滚滚的延河水,巍巍的宝塔山,古老的窑洞,是我们脑海中勾勒的延安的样子。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延安,来到了这个红色的起点,真切地体会延安精神的真谛。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在延安,党中央建立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新中国的雏形。经过大生产运动,党积累了最初的经济工作的经验。

在延安,党中央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院等30多所干部学校,这些“窑洞大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中华英才。

在延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培育了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特征的延安精神。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王家坪、枣园等革命圣地旧址。在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陵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党委书记兼院长王国斌,党委组织部部长陈凤英等领导与30多位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红色之旅。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重走历史接受教育的活动。(汪宏波)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