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我院麻醉科陈向东教授课题组在高水平期刊BMC Medicine(2022年IF:11.15,中科院1区)发表了题为“Prolonged anesthesia induces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mplement-mediated microglial synaptic elimination involved in neuro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anxiety-like behavior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报道了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的新发病机制和致病靶点,并阐释了中枢神经炎症及补体系统介导突触丢失在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我院麻醉科陈向东教授为通讯作者。我院研究生徐锋,韩琳琳(麻醉科医生),王雅枫,邓达玲,丁媛媛,赵帅,马露琳等共同参与完成。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全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5%。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手术治疗需求也日益增加。据统计,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每年有超过40%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高达53%。这些社会人口学的特征及手术人群老龄化特点需要医疗工作人员更多去关注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科陈向东教授团队围绕“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这一重点难题展开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团队从“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切入,结合RNA-seq进行致病靶点筛选及关键机制的探索。首先,团队发现突触丢失是导致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过程。后续研究通过补体中和、中枢小胶质细胞删除、中枢神经炎症的抑制等多种实验手段,确定神经炎症、补体系统及小胶质细胞在介导突触丢失中的作用。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新机制及神经病理学基础。这将为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陈向东教授团队近两年来,围绕全麻机制、急慢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等方向,深挖围术期医学的重点难题。先后在BJA(2021),Cell & Bioscience(2022), BMC Medicine(2023), Molecular Neurobiology(2023)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