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院张涛教授和任精华教授课题组在高水平期刊Hepatology(2022年IF:17.298)发表了题为“KIAA1199 drives immune suppression to promote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by modulating neutrophil infiltration”的原创研究论文,报道了肿瘤源性KIAA1199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我院肿瘤中心张涛教授和任精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院肿瘤中心汪海虹博士为第一作者。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球癌症前列。肿瘤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侵犯器官,约5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肝转移。尽管当前手术治疗和系统性综合治疗手段均有所进步,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总体五年生存率尚不足20%。本课题组前期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出促进结直肠癌 细胞远处转移的关键基因——KIAA1199。关于KIAA1199促肿瘤的机制,既往研究主要围绕对肿瘤细胞自身侵袭转移能力的调控,而对远端靶器官局部微环境的调适重塑作用则不甚清楚。
本研究围绕“KIAA1199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这一现象,系统地从分子、细胞、动物等水平,全面揭示了KIAA1199通过构筑富含中性粒细胞的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结直肠癌免疫逃逸和肝转移这一全新机制,并对KIAA1199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招募机制、免疫调节效应进行了细致分析。我们发现:KIAA1199作用于TGF-β受体,通过活化下游SMAD3信号通路上调肿瘤细胞表达及分泌CXCL1/3,从而募集中性粒细胞并重塑其表型向促瘤样N2型转化,抑制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促进结直肠癌免疫逃逸和肝转移。我们进一步发现KIAA1199潜在的抑制剂吡非尼酮能有效提高PD-1单抗治疗结肠癌的疗效,防治结直肠癌肝转移。本研究为后续以KIAA1199为靶标的结直肠癌肝转移防治工作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临床转化价值。

本课题组自2015年以来针对促结直肠癌转移的新靶标——KIAA1199分子展开了全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在Int J Cancer (2017),Oncogene (2018),Oncogene(2021),Hepatology(2022),J Immunother Cancer(2022)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ZL202110272941.0),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课题组核心成员为张涛、任精华、赵磊、张德均、汪海虹、花庆岭、张必赢、徐国杰。目前关于KIAA1199相关转化工作(包括检测类试剂盒和治疗性抗体的研发)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