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10月28日讯公立医院改革涉入深水期,优质资源如何惠及更多患者?百年老医院作为医界标杆,如何焕发出第二春?昨日,作为武汉协和医院145周年院庆活动之一——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院长论坛在汉举行,来自全国的百余家医院的“超级医生”论剑江城。
开网络医院,缓解“看病难”
“我们的网络医院可与全国14个省市的512家医院互通,医疗资源辐射病床12万张,每年数百万名患者受益。”昨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介绍该院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引起与会者关注。
华西医院是世界单点规模最大的医院,年门诊量331万人次,年手术量8万台,堪称“超级医院”。作为一家有百年历史的公立医院,在医改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优质资源辐射范围?该院变“在位”为“在线”,即建立网络平台,让医生诊室看病、患者上门求医,变为远程会诊、远程查房和远程教育,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缓解“看病难”。
昨日与会的百余名公立医院院长中,有30名院长来自百年老医院,如北京同仁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均是中国医界百年来的标杆和旗帜。
这些百年老医院坐拥国内最优的医疗资源,如何惠及更广人群?不少医院和华西医院一样,选择了网络医疗。
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表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重要举措,该院已建成网络和电话预约挂号系统、“先诊疗后结算”付费系统、门诊就诊实名制、门诊医生站、医保和新农合即时结算系统、全院医学影像传输系统。眼下,正在建设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同时承建卫生部中部网络医院,将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的远程医学中心,为当地百姓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克介绍,该院和省内外31家医院远程联网,乡镇卫生院的患者在家门口都能看上大医院的专家号。
有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基层医院就诊人数下降两成,而县及县以上医院住院量和门诊量都大幅上升。 对此,中国医院协会名誉会长曹荣桂表示,扩充优质资源是解决城乡不均衡问题的关键。然而,依靠传统“在位”模式,费用高,周期长,难以在短期内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百年老医院的发展路径也与卫生部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严控医疗费,求解“看病贵”
10月25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控制医药费用工作座谈会”表示,控费要多管齐下,其中之一是“将控费结果与医院评审和院长评优挂钩”。大医院如何控制医疗费,与会院长也是各有高招。
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姚尚龙透露,该院为规范医疗行为,在所有科室60多个病种推行了临床路径,符合条件的患者必须按照卫生部的诊疗方案治疗。该院调查显示,以甲乳外科为例,该科推行临床路径后,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降低三成。
华西医院院长石元康介绍,缓解看病贵,首先是要控制药价。该院每年出院患者16万人次,但住院部药房备药仅600余种,都是性价比较高的药品;其次,严控抗生素使用,将国内同行的好办法推广到科室。最新数据显示,该院上月住院患者药品占医疗费用比例仅为28%,比国家规定低十几个百分点。(记者 江卉 通讯员 黄冬香 聂文闻)
链接地址:http://news.cnhubei.com/hbrb/hbrbsglk/hbrb07/201110/t18674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