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心肝要罢工 联合移植救患者
2012-01-20 阅读量:
分享:

同时换了心脏和肝脏的患者小刘已经在武汉协和医院度过了他术后最为艰难的50多天。他接受的心肝联合移植手术是国内首例、亚洲第三例。目前移植到他体内的外来心脏、肝脏功能良好。

小刘今年26岁,2004年,他被查出患有严重心脏病。此后,他四处求医。2006年他曾在山东一家医院接受了三尖瓣置换手术,但术后频繁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去年8月,症状越来越严重的小刘来到武汉协和医院就诊。经诊断发现,他患有严重的心肌病,心脏功能衰竭,属终末期心脏病。同时还患有淤血性肝硬化,肝功能严重不良。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兼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说,小刘的心、肝都快要“罢工”了,如不及时救治,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实施心脏和肝脏移植。

董念国教授介绍说,心脏移植和肝脏移植都已成为临床常规手术,但两者联合移植,难度远大于两台单独手术,在国际医学界也不多见。经过慎重考虑,武汉协和医院13个科室的专家经过数次会诊和周密准备,去年11月24日医生为小刘进行了心肝联合移植手术。首先由心外科主刀医生董念国做心脏移植手术,耗时3小时零10分。经过20分钟稳定,肝胆外科主任郑启昌主刀肝脏移植手术,3小时25分后手术完成。手术共耗时595分钟,先后有30余位医护人员上阵。

董念国教授说,术后医生和患者还将面临多重考验,如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和肝脏功能的恢复,其他重要脏器如肺、肾、肠道等的恢复,感染与免疫排斥的发生,营养支持与脏器功能不全的矛盾处理等。由于心肝联合移植是目前医学界难度最大的脏器联合移植,可供借鉴的经验很少,因此患者术后需要面对的问题远远多于单一的心脏或肝脏移植。

术后一个月内,小刘多次出现移植早期心脏和肝脏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胃肠道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危情,且危重程度远出乎医生的预料。协和医院多科室的医务人员通力协作,组织多次会诊,专人看护,并采用了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监测和治疗手段进行抢救和护理。

链 接

心肝联合移植难在哪儿

“心、肝同时移植绝不是心脏移植和肝脏移植手术的简单相加。”董念国教授介绍,心脏和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两大器官,分别被称作人体的发动机和化工厂,两大器官分别位于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心肝同时移植就意味着整个胸腹都要打开,这对于患者来讲非同小可。

难点之一:换心、换肝顺序的抉择。经过讨论,专家决定换心在前。换心比换肝时间短,患者处于“无心”期时,人体生命可以靠体外循环支撑。而换心后,植入的心脏功能比过去强,可以支撑换肝手术进行。

难点之二:无肝期患者生命的维持。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无肝,体内毒素无法排出,就会让肾脏负担骤增,导致肾衰竭,最终影响手术成败。为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在患者的下腔静脉开辟通道,让血液通过体外循环回流到心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难点之三:换心和换肝的矛盾。换心需要使用大量抗排斥药物,但换肝后抗排斥药物不能多用;术前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差,要使用凝血药物,但换心后要用抗凝药物。为此,医护人员精心挑选药物,精密监测、测算药物用量,化解了矛盾。

(特约记者涂晓晨 通讯员黄冬香吴惠亮)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