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晔 喻敏 姚笑 通讯员 黄冬香 薛萱) “放心休息,医院最好的专家都在为你想办法。”,昨日,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后,买来水果,到心外科病房看望“裸心哥”黄荣明。王国斌院长鼓励他:“你很坚强,已成功挺过了24年,让我们共同努力,帮你延续奇迹。”
王国斌院长介绍,黄荣明的病情特别复杂,除了心脏异位,又合并了严重的先心病。这意味着医生需要在一台手术中完成两个手术的治疗——心脏病根治术和心脏复位——不管哪一个,都是风险高、难度大。
根据CT等检查显示,黄荣明的心脏掉到腹腔,肝脏却上移,两个脏器呈重叠之势。同时,他的胸腔内已被其他组织填充。王国斌称:“他的心脏恐怕很难复位,因为心脏后面就是肝脏,无法后移;原本该长心脏的地方又被挤得没了空间,移不回去”。如果心脏真的无法复位,医生则要考虑为黄荣明制作一个硬质的体外防护罩,罩住“裸心”,使其免受外力伤害。
到底是“收心”还是“护心”?协和医院专家们一直在查资料、想办法。在黄荣明入院后,心外科全体专家已经为他进行了多次会诊。决定手术后,他们又联合麻醉科、皮肤科、整形科等多个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了2次大会诊,只为保证治疗方案万无一失。
目前,他们正在准备第三次大会诊,再次评估黄荣明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最佳手术计划和最终手术时间。
自本报报道“裸心哥”以来,黄荣明和父亲陆续接到多笔社会爱心捐款,但距20万元手术费仍有差距。王国斌院长表示,协和医院将秉承一直以来的公立精神,减免费用以全力救治黄荣明,“我们会与社会爱心及患者共同努力,为他搏一个生的希望”。
百余家网站转载本报系列报道——1.7万余网友发帖力挺“裸心哥”
昨日,记者上网搜索发现,有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21CN、凤凰网、星岛环球网等境内外近二百家网站转载本报《“裸心哥”创“百万分之八的奇迹”》的系列报道。约有1.7万网友发帖力挺”裸心哥”,并祝愿手术成功,让裸露胸外的心脏早日“回家”。
网友们纷纷感言:心脏异于常人的小伙子,从不可能存活,到奇迹生存,再到艰难求学,还出外打工给自己筹集手术费、给母亲赚治病钱,甚至勇敢追求幸福。他既创造生命奇迹,也是在创造生活奇迹。一位河南网友还将所有系列报道进行编辑,跟踪发帖,引发关注,引来不少网友给“裸心哥”捐款。
记者仔细浏览,总结出网友给力“裸心哥”的几个关键词:孝心、捐款、心坚强、祝福、手术、康复。
江城春天温暖异乡客
江城的春天姗姗来迟,毕竟来临了。春天就是希望,春天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季节。
本报从3月16日至今连续强势推出《“裸心哥”创“百万分之八的奇迹”》的4篇系列报道,在江城掀起一波接一波的爱心大潮。连日来众多武汉市民来到协和医院胸外科慰问捐助一位来自河南省光山县的24岁的“裸心哥”。
“身在异乡为异客”,他不是异客,江城市民的爱心使他备感家庭般的温暖。同时,“裸心哥”打工自救和孝敬父母的大爱也同时感动着江城市民。
20万元的巨额手术费一度令“裸心哥”和父母绝望,他们准备放弃治疗返回家乡。在好心人的提醒下,“裸心哥”父亲黄保江来到本报“扶助行动”求助,媒体的报道使善良的江城市民知道了“裸心哥”,江城市民的爱心使“裸心哥”的生命得以奇迹延续。
一位50多岁的太婆来到“裸心哥”黄荣明的病床前,将一百元钱递到他手中,眼含泪水地说:“你的孝心感动我,你的病一定能治好,将来回归正常人行列,结婚生子。”她是一位企业退休职工,手持连续三期报道的武汉晚报来医院看望黄荣明。
有一个细节记者不会忘记,当采访时恰好碰上医院查房,不善言辞的“裸心哥”轻轻说了句“他们是来帮我的”,协和医院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各方报道支持。
18日,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携手全国劳模甘金华,以及其他几位爱心企业家手捧鲜花和善款看望“裸心哥”黄荣明。吴天祥的手轻轻抚摸着黄荣明长在胸外的心脏,动情地说:“协和医院医术高超,一定能够治好你的病,祝你手术成功。”
大爱无声,上善若水。连日来“裸心哥”手机里接收的爱心短信和捐款信息源源不断。江城市民通过电波和网络织起一道看不见的爱心网。江城这座充满爱心的城市,一定会用江城市民特有的豪爽和爱心,将“裸心哥”黄荣明生命的奇迹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