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姚笑 周晔 拱岩颜 喻敏 通讯员 王迪
图/记者 胡伟鸣
本报《“裸心哥”创百万分之八奇迹》见报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感言:心脏异于常人的小伙子,从不可能存活,到奇迹生存,再到艰难求学,还出外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甚至勇敢追求幸福。他也是在创造生活奇迹。
更主要的是,黄荣明知道家庭贫困,只有靠自己救自己、养家人。他自己挣钱筹手术费,虽然要20万元,他说已经有5万了……
无力筹钱一拖就是24年
为什么孩子从小就发现“心脏异位”而一直没有治疗呢?昨日,在记者的追问下,黄荣明的父亲黄保江犹豫一下,忧愁地说:“儿子小的时候,嘴发乌、手发乌,走路走不动,感冒生病更是经常的事,我们就带他去县、地区医院去检查,医生说根本治不了,再加上农村里穷,说实在的我们那时打算过放弃。”
眼看孩子逐渐长大,当地医生也认为是个奇迹。黄保江夫妇暗暗约定,把几个孩子都抚养大,一点点攒钱,一定要举全家之力,给孩子治好病。黄保江特意对女儿说,每个月都寄点钱回来,为你哥哥存手术费。
这一拖一等,就是24年。
省钱救子妈妈无奈试停药
黄荣明的母亲在10年前查出患有糖尿病,每月的药钱需要1000元左右,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同时也为了自救,他决定远下广州打工凑医药费,经过自己和全家人近两年的努力,也只筹得5万元。
昨日,黄荣明坐在病床,说:“我妈妈三天前回光山县,我担心她的糖尿病复发。”
3月2日,黄荣明的妈妈张元凤,独自一人从光山县乘坐4个小时的长途客车来汉照顾儿子。她罹患晚期糖尿病,每月药费1300元左右。
为了省钱给儿子治疗心脏病,有一天张元凤对丈夫说:我吃药的费用太高,我停药试试看,能给儿子节约一分钱都行。
张元凤停药两天糖尿病发作,脸色发紫,视力模糊,身上浮肿,虚汗湿透内衣。无奈又开始服药。
10多天,张元凤精心照顾儿子,尽量给黄荣明买营养丰富的饭菜。自己和丈夫吃最便宜的饭菜。懂事的黄荣明总是留下一点鱼肉给父母,还说:自己吃饱了,吃多了胃胀气。
3天前,妈妈张元凤不舍地离开儿子,返回家乡河南光山县,照料读高中的女儿和读小学的儿子。
希望爱心送异位心脏“回家”
昨日,黄爸爸说:“感谢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原来准备放弃治疗回家。我在武汉举目无亲,却感受到武汉人的热心和爱心。”
记者了解到,黄荣明的手术费原定5万元,经过医生多次会诊和检查,黄荣明的病情比预期的严重。手术费从5万元增加到20万元。
同时,在黄荣明住院期间,舅母尿毒症恶化,无法进行肾脏透析,需要肾移植,费用40万元。黄荣明自筹的一部分手术费还是从舅妈那里借的。黄保江对儿子说:你的病可以拖一下,你舅妈要肾移植,急需钱用,我们借舅妈的3万元钱先还给她治病。
但,黄荣明渴望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他要搏一搏,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赌一把,延续这“八百万分之一的奇迹”。
亲爱的读者,您愿意帮助他吗?
“每周有爱”为他捐款1万
本报《“裸心哥”创百万分之八奇迹》见报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每周有爱”公益行动组决定将本周1万元善款,全部捐赠给这个打工自救、勇敢孝顺的小伙子,以帮助他再创生命奇迹。
“每周有爱”是市福彩中心于2010年4月底与本报共同启动的一个公益项目。按计划每周走进一个社区,为困难群体送去万元善款,以解急救困。目前,“每周有爱”已走进60多个社区,使用公益金70余万元,并参与捐助了西南旱灾地区、玉树灾区及见义勇为家属、贫困大学生、农民工子女资助等,赢得了广泛社会赞誉,并获评武汉市优秀公益金项目。
昨日下午,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士来到协和医院外科大楼胸外科,轻声问道:谁是黄荣明。
坐在病床的黄荣明说:“是我。”只见女士从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给黄荣明,说道:你的孝心感动我,祝你早日康复。她说,只是尽点心意。这1000元钱是她和姐姐共同捐的。
黄荣明的爸爸说:“好心人,非常感谢您。总要让我知道您姓什么吧。”该女士姓方,在硚口区经营一家很小的艺术品商店。读了武汉晚报的报道,专程赶来看看这个懂事的孩子。
【网友微博选登】
家有葳葳:好样的!祝福你!
小懒的熊:愿早日康复。
一念澄空:天啊,真是个坚强的小伙。
程春雷:一定要好起来兄弟!我们期待着你创造更大的奇迹!
项峰:你本身就是个奇迹,还有什么奇迹不会出现呢?要相信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的。
莹:加油,你会成为一个健健康康的人,一定要赶紧好起来,还有你的女朋友,去把她追回来。你本身就是个奇迹,记得一定要将奇迹延续下去。
【短信留言】
●1300XXXX648:黄荣明的“奇迹”,是真男儿本色,支持他。
●1365XXXX334:晚报的报道及时、客观、感人。就是要多刊登这些激励人心、感人至深的好文章。看完后我不禁说:赞一个。
●1388XXXX324:帅哥哥也是“心坚强”,打工筹钱救自己,还帮母亲治疗,我们都来帮助他。
如果您有心帮助这个自强小伙子,请联系黄荣明:13469993126 (协和医院胸外科九楼9号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