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武婆婆的举动,给贫困患者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也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事实上,病好了,或者人去了,药物还剩一堆的情况并不罕见,要么眼睁睁看着这些药物过期,要么干脆直接丢进垃圾桶,十分可惜。曾有人提出建议:能否搭建一个公益平台,将未用完的药物转赠给需要的贫困患者?
就此问题,不少市民表示支持。在汉口永清街工作的金先生说,自己一名亲戚也遭遇了宋爹爹类似的情况,癌症去世后还有几千元贵重药品,丢了太可惜了,留着又没有用,想“物尽其用”又不知道送给谁,最后放着放着还是过期丢了。家住武昌晒湖的陈女士说,药品价格昂贵,如果能“废物利用”,无疑可以减少贫困患者负担,有利于缓解“看病贵”。
不过,也有部分市民认为,药品事关健康甚至生命,如果不是从医院或药店直接获得,还是心存顾虑不敢接受。家住关山的余先生举例说:“如果赠送者买到假药,但他自己并不知道,还好心送给别人,最后吃出问题怎么办?”
事实上,这份担忧确实存在。多家医院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药物是极其特殊的商品,一旦出了医院或药店,保存不当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药品变质,届时非但没有疗效,还可能有损健康,因此医院或药店都不会直接回收药品再用于病人。对于特别熟悉的病人,如果有药物需要转赠,他们偶尔会帮忙牵线,还会帮忙把关查看一下药品是否有问题。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按规定,医院、药店必须从具有药品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且药品一经售出后,除质量原因外不允许退换,这是因为药品售出后的储存条件无法保证,质量安全无法保证。药店回收过期失效药品后,必须由药监局统一组织销毁。
至于没有使用完的药品是否可以转赠他人,该人士表示,法律对此无明文规定,但是从安全上讲并不提倡,因为药品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此,搭建公益“剩药赠送平台”在安全操作上很有难度。
记者严珑 实习生赵承凤 韩静 通讯员涂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