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湖北日报:预防骨质疏松的另类解读
2014-06-22 阅读量:
分享:

记者 杨麟 通讯员 涂晓晨

专家名片 叶哲伟,国家卫生计生委“十年百项计划”创伤治疗专家、协和医院骨科副教授。2010年4月率协和医院医疗队赴青海玉树,出色完成高海拔地区地震伤员救治救援任务,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擅长危急重症创伤、复杂骨与关节损伤、骨折的治疗及康复、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和临床治疗。

航天员们为什么被抬出舱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着陆,聂海胜等航天员们为什么被抬出舱?

12日,在《楚天名医大讲堂》讲课现场,叶哲伟向市民们解释了其中缘由。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航天员在太空逗留时间过长,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均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太空对航天员骨骼系统方面的影响,容易造成失重性骨质疏松。

失重性骨质疏松是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为减少航天员失重性骨质疏松,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懈努力。

人的身体就像是一栋房子,靠206块骨头的连接组成,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整个身体就会像豆腐渣工程一样,无法承受相应的重量,容易出现骨折等种种问题。由于骨质疏松的发展是长期的、隐蔽的,因此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人体“寂静的杀手”。

年轻时给“骨矿银行”多储备

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不均衡导致钙摄入长期不足、接受日照时间太少导致维生素D不足、盲目减肥、长期静坐不爱运动,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时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单纯喝骨汤补钙不靠谱

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是:新骨生成的作用明显减弱,骨质丢失严重,因此抑制骨质丢失对防治骨质疏松是非常重要的。单纯补钙并不能使骨量停止减少,而要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但实验证明,相同容积下,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肉类摄取应节制,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增加钙质流失,应按照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中对肉类摄取的每日推荐量控制在200克至300克左右。控制食盐摄入,少食腌制食品。多食富含钙质食品:海产类、豆制品类、乳品类、蔬菜类、坚果类,以及其他添加钙食品。

同时,运动不仅可预防因不运动引起的骨量丢失,还可以改善肌肉和增加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及其不良后果。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骨质疏松症预防运动方案是力量训练、健身跑和行走。患者至少每周进行两次训练,每次一个小时,具体如下:

——20分钟行走、跑步或增氧健身运动

——然后5分钟跳绳

——40分钟力量训练(握拳、上举等),从而使所有的肌肉群得到锻炼。

此外,专家研究表明:老年人接受适量阳光,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和抑郁症。但受体质所限,老年人如果晒得时间过长就可能诱发皮炎、白内障、老年斑等疾病。晒太阳的时间段最好在每天下午3时以后到傍晚时分,20到30分钟为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