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母亲节,有人会用鲜花感谢母亲,有人会用诗歌赞颂母亲,而22岁的武汉小伙子钱瑞却给了母亲一件特殊的礼物:一个多月前,他将自己60%的肝脏捐给了母亲。
钱瑞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届毕业生,刚刚被该校地质工程专业拟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他的母亲朱春仙2012年被查出患上肝硬化,今年以来病情危急,急需进行肝脏移植。外来肝源难找,当时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钱瑞毅然决定,捐出自己的肝脏,为母亲带去生的希望。
悠悠慈母情,拳拳赤子心。钱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字的真谛。
寒门农妇
恶疾缠身性命垂危
6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肝移植病区。52岁的朱春仙刚吃过早饭,钱瑞正扶着她在病区缓缓散步。
“妈妈很快就可以出院了。”钱瑞笑得一脸灿烂。4月1日做完肝移植手术后,他的身体康复得不错,每天在医院陪着母亲,端水买饭,分外贴心。
“我能捡回这条命,多亏了儿子!”朱春仙说着,两行热泪无声滑落。她说,钱瑞从小就很懂事,她每天凌晨3点左右去市场批发蔬菜,钱瑞都是自己早早起床,步行上学。他上大学时,但凡节假日回家,都会陪她去批发蔬菜,帮她卸货、卖菜。
朱春仙住在武汉市化工新区八吉府街前丰村,和丈夫钱国世靠种地、卖菜抚养一儿一女,一家人尽管不富裕,却很幸福。2012年8月,身体一向很好的她被查出患有肝硬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去年11月,她的病情恶化,被转到武汉协和医院治疗,靠人工肝治疗维持生命。
当时,钱瑞正在紧张备考硕士研究生。朱春仙不愿影响儿子,嘱咐家人不要告诉他这一消息,但女儿最后还是忍不住,偷偷给他打了电话。
钱瑞立即赶到医院。“妈妈一看到我,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哭了起来,边哭边说:‘你快回学校去复习,去复习……’”钱瑞说,他也哭了,坚持留下来陪着母亲。
孝顺儿子
说服家人割肝救母
钱瑞得知母亲病情时,离考研只剩20多天时间。他一面备考,一面设法打听如何救母。
去年12月底的考研笔试,钱瑞顺利通过。今年3月,他又顺利通过复试和面试。之后,他让身体不好的父亲和姐姐都回家休息,自己独自到医院照顾母亲。
医生告诉钱瑞,他的母亲如果不赶紧进行肝移植,生命随时会有危险。钱瑞听后备感痛苦,“妈妈这辈子太不容易,为了全家操碎了心,连武汉都没有出过,连火车都没坐过,如果就这样走了,我会遗憾一辈子。我一定要想法救她!”
朱春仙是O型血,配型供体奇缺。医生一方面替她联系肝源,一方面在她的亲属中寻找适合的供体。
检查结果显示,钱瑞和父亲、姐姐都与母亲配型成功,但父亲患有脂肪肝,姐姐身体也不好,钱瑞主动提出自己捐肝。
他的这一决定,遭到全家人反对,认为捐肝会损害他的健康,不能让他冒险。特别是朱春仙本人,尽管她不时会神志不清,但当她一听说儿子想为她捐肝时,还是直摇头,每天哭泣不止,坚决不肯做手术。钱瑞就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地跟妈妈聊天,软磨硬泡:“医生说风险不大,手术后恢复得也很快。如果你早点康复,以后就能看到我娶媳妇,还能帮我带孩子啊……”就这样,面对儿子的执着,朱春仙终于勉强答应了。
术前节食
20多天减肥6公斤
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副教授熊俊介绍,要进行肝脏移植并非易事,除了供体和受体血型要相符,还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评估和检查,时间约需半个月左右。
钱瑞说,那段时间是他最煎熬的日子,“很怕评估过不了,没法救妈妈。”他时常自己想起小时候,妈妈总是尽自己所能,无微不至地呵护他和姐姐。往事历历在目,如今母亲有难,他怎能放弃?
当他得知自己体重偏高,会影响捐肝时,平时喜爱吃肉的他,在医院照顾妈妈时,每顿只吃一个馒头或者一碗青菜面,20多天里成功减重6公斤。
也许是老天眷顾这对母子,3月18日,就在研究生复试前三天,钱瑞接到通知:自己符合捐献条件!好消息接二连三,他的复试和面试也都通过了。然而,此时的妈妈,病情却越发沉重,已经意识不清,有十多天没有跟他说过话了。
手术不能再拖了,时间定在4月1日。前一天晚上,钱瑞凑到妈妈耳边,轻声说:“明天手术,你要好好配合医生。妈妈加油!”朱春仙虽然睁着眼睛,却毫无反应。
这是一台难度极高的活体肝脏移植手术,由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肝脏移植团队教授万赤丹、副教授熊俊共同负责。钱瑞和母亲先后被推进手术室,医生小心切下钱瑞60%的肝脏,移植给了朱春仙。13个小时后,钱瑞的肝脏在母亲身上移植成活。
熊俊说,经过肝移植的病人,只要维护好肝功能,可长期存活。朱春仙未来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感染,每月还要复查,并根据肝功能情况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而钱瑞的肝部3个月左右便可以恢复成以前大小,一年左右便可以恢复正常功能。
幸福就是
母亲还在他的身旁
在医院照顾妈妈的空隙,钱瑞会在病床边玩玩手机。这个时候,朱春仙常常静静地看着他,不时叮嘱他注意眼睛休息,提醒他要多喝点财鱼汤,争取早点康复……钱瑞听着,觉得妈妈的唠叨,是最幸福的语言。
回顾过去的几个月,钱瑞说,跟母亲的生命比起来,自己的辛苦和付出不值一提。“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救母亲,即使放弃考研。因为母亲是唯一的。”
楚天都市报记者在采访钱瑞时,朱春仙不时会补充几句。谈到未来,她说:“我想让他好好读书,等我的病好了,不再拖累他;等他以后工作了,不再为我担心;等他以后娶了媳妇,我还可以帮他带伢咧!”说到这里,她笑了。
不久前,钱瑞偶然读到香港中文大学一名学生写给妈妈的诗《你还在我身旁》,他觉得很好,便存在手机里,不时拿出来看一下: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弹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你还在我身旁。”
是的,母亲节,母亲还在他的身旁。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楚天金报: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50508/ctjb2642720.html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5-05/08/content_5440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