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特色医疗

1. 脑血管疾病诊断治疗中心

脑卒中一直是我科重点研究的方向,我科对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我科于2003年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卒中单元”,能够实现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治愈率居全国前列。同时还承担康复治疗和有关脑血管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从三级预防入手,降低卒中的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中心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遗传基因筛查和相关药物基因检测,能最合理指导患者使用预防脑卒中药物:神经康复中心为可有效地为脑卒中瘫痪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治疗;血管动力学的监测,包括灌注成像和流速监测及微栓子监测, 血管超声成像如动脉粥样斑块评估等。

2. 神经遗传变性病

常见神经遗传疾病基因检测,通过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候选基因直接测序、PCR扩增如SCA3、RFLP分析、HRM分析、外显子组测序等方法,主要完成以下疾病的基因检测:Warrensburg Syndrome、神经性耳聋、X-连锁眼球震颤、小脑脊髓共济失调、癫痫、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脑瘫、Meckel-Gruber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眼球震颤、Joubert 综合症、X-连锁隐性遗传痉挛性截瘫、X-连锁隐性遗传CMT、小脑脊髓共济失调、结节性硬化症、Lesch-Nyhan 综合征、视神经萎缩、腕管综合征、异戊酸血症、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线粒体DNA突变检测、帕金森病相关基因检测、老年性痴呆相关基因检测、亨廷顿病相关基因检测、多系统萎缩相关基因检测以及基底节钙化相关基因检测。(相关成果做为主要参与单位发表在Nature Genetics, Mutations in SLC20A2 link familial 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 with phosphate homeostasis. Nat Genet. 2012 Feb 12;44(3):254-6. doi: 10.1038/ng.1077.)。

3.神经电生理中心

视频脑电图记录癫痫发作状态时(面部及全身抽搐)同步的脑电活动,并贮存于计算机内,供医师反复观察研究,以便对癫痫诊断、分类、病灶定位给予客观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指导正确药物治疗,控制癫痫发作。本中心进行癫痫研究数十年,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许多独到之处。另外,本科室设有睡眠中心,使用多导睡眠检测仪监测患者睡眠,给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4.帕金森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心

帕金森病是目前极为常见的老年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本中心任务追溯国际前沿,在各个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重点针对疑诊患者早期确立诊断,建立了良好的诊断方案。对已明确诊断患者根据患者自身的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工作性质、个体耐受性等给予综合治疗。本中心积极向广大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不定期举办医师与病友对话座谈会,欢迎踊跃参加。

5.神经疾病康复诊疗研究中心

本中心主要开展卒中神经功能康复评定与治疗、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方案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后康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临床特色:1.卒中早期康复策划及实施。2.肉毒毒素痉挛状态治疗以及配套后续康复治疗;3. 改良日本脑卒中功能障碍评定量表的应用研究;4.近红外线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评定;5.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康复的评定;6.SPECT对脑血管病储备功能评定;7.P300对认知障碍康复的评定;8.脑微循环自动调节与康复关系;9.吞咽、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10.卒中早期物理康复与药物康复的协同作用。

6. 神经心理和痴呆

本科室自2007年起成立神经心理诊室,常规进行心理和认知的相关评估,积累了丰富的神经心理临床经验。本科室联合本院核医学科PET中心自2009年还一直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PET检测。

7. 神经肌肉病以及神经免疫病

本科室设有神经病理室,联合本院病理科以及同济医学院超微电镜室,0可以完成多种肌肉疾病的组织学、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给神经肌肉疾病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另外,本科室已开展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流式细胞诊断技术,以多发性硬化(MS)为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有利于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疾病的靶向治疗方案,亦有利于疾病鉴别诊断。在临床工作中,某些MS患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以及脑脊液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致使其与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肿瘤等其他疾病不易区分,但这些疾病发生的免疫机制截然不同,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很容易找到其不同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另外,通过检测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还可以分析MS的疾病活动情况。活化T细胞亚群与MS疾病活动性相关,在疾病活动期,T细胞活化标志CD25、CD26、I3上调,而T细胞总数和CD4+T细胞数量则与疾病活动程度无关。在诊断基础上,本科室将免疫吸附治疗与诊断相结合。免疫吸附疗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血液净化技术,它以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为基础,先将血液的有形成分与血浆分离,再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用特定的免疫吸附器处理血浆,去除血浆中的致病因子,包括免疫球蛋白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等,从而使病情在短期内得以迅速缓解。同时免疫吸附又具有血浆置换所不具备的明显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优势:不丢失患者自身血浆,无需补充外源性血浆及置换液,可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还可避免血浆置换中较常见的枸橼酸盐中毒、凝血机制异常、过敏反应、低血压及低钾血症等;免疫吸附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血浆中的有用成分极少丢失;不影响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

8.神经重症医学

神经科大部分患者均为中老年人群,往往一般状况较差,且大面积脑梗塞、脑干病变、重症肌无力危象等疾病均为神经科常见疾病,这些患者要经历各种神经并发症如脑疝、脑水肿、再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癫痫以及全身的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高热、高血糖、感染、褥疮等,每一个都有可能威胁生命,也从侧面促进了神经重症医学的发展。本科室成立神经重症监护治疗室近两年,拥有病床15张,除常备急救设施外,有呼吸机3台、除颤仪1台,年成功抢救率均在90%以上,为众多病危患者提供了多一重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