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非酒精性脂肪肝健康教育处方
2023-08-18 阅读量:
分享:
尊敬的病友:xxx您好!为了帮助您早日恢复健康,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积极配合。xxx一、对疾病的认识xxx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另外,糖尿病和脂肪肝是一对难兄难弟,两者兼有时将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顾此失彼,易加速病情发展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合并脂肪肝可加重肝脏损害,引起进展性肝病。各种肝病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肝硬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机率较高,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不例外。长期重度脂肪肝不加以控制可发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机体摄取三大营养素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才能被机体所利用,脂肪肝患者长期肝脏功能受损,可导致消化道症状及影响全身代谢。xxx二、病因xxx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脂肪肝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都与其密切相关,嗜酒、高脂饮食、滥用药物等则是相关的危险因素。xxx三、症状表现xxx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胀满等感觉。因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有些病人会有肝肿大或轻度肿大。临床检查,75%的患者肝脏轻度肿大,少数病人可出现脾肿大、蜘蛛痣和肝掌。脂肪肝症状往往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成正比,随着脂肪浸润的增加,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出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厌食、腹胀、阳痿、闭经及肝大等。当出现脂肪性肝炎是可有血清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升高,故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应特别注意鉴别。行 B 超和 CT 检查,易发现脂肪肝改变, B 超检查的典型表现称之为“亮肝”, CT 检查示肝密度降低 ( 正常肝密度高于脾,脂肪肝时低于脾),但确诊则有赖于肝穿刺活检。一般来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早中期是可逆的,经积极治疗后可完全恢复,肝脏缩小,肝功能正常。故早期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xxx四、治疗方式xxx肪肝的治疗原则包括:①祛除或纠正病因;②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营养失衡; ③坚持合理的锻炼,控制理想体重;④药物治疗。xxx1、祛除或纠正病因xxx糖尿病者须控制血糖;肥胖者须限制热量摄入、降低体重;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时要注意避免长期高热量摄入及过分强调休息。xxx2、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营养失衡xxx控制热能摄入对脂肪肝患者的热能供应不宜过高。从事轻度活动的肝炎恢复期病人,每日每公斤体重可供给30~35Kcal热能,以防止发胖诱发脂肪肝。对于肥胖或超重者,每公斤体重可供给20~25Kcal热能以控制或减轻体重;减少糖和甜食、碳水化物主要由谷粮供应,适当补充蔬菜、水果等食品;适当地提高蛋白质量高蛋白膳食(1.5~1.8g/kg体重)可以避免体内蛋白质损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并可纠正低蛋白血症和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受损害。全日食物和烹调油所供给脂肪总量不超过40g;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等宜作适当控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补充对治疗肝病有益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富含叶酸、胆碱、肌醇、尼克酸、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2、钾、锌、镁等食物。脂肪肝患者三大营养物质分配原则为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及适量糖类。蛋白质应占每日总热量的15%~20%,脂肪应占20%~25%,糖类占50%~60%。鼓励选用的食品有海藻、蘑菇、海带、胡萝卜、黄瓜、番茄、豆腐、木耳、荸荠、绿豆芽、芹菜、茭白、魔芋、玉米面、荞麦面、糙米和燕麦等。饮食不宜过分精细,主食应粗细杂粮搭配,多用蔬菜,水果和藻类,以保证摄入足够数量的食物纤维。xxx3、坚持合理的锻炼,控制理想体重xxx运动疗法的目的是消耗热量、调整血脂和减肥强身。单靠节制饮食来降低体重和治疗脂肪肝常因难以坚持或造成体质下降而失败,所以必须以运动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结合饮食治疗才可有效治疗脂肪肝并保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以感到不疲劳为度,适度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消耗过剩的营养物质,对脂肪肝有防治作用。xxx4、药物治疗xxx药物治疗在脂肪肝的治疗中仅起辅助作用。对于部分程度较重和存在肝功能损害的脂肪性肝炎,可根据病因、分期及分型选择药物治疗。而对于没有症状,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则应采用上述非药物手段治疗。目前常用药物包括调脂和保肝药物。因有些药物本身可以损伤肝细胞,有些甚至导致脂质在肝内堆积加重,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