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防疫保卫战
抗击新型肺炎的疫情中的先锋队与全能战士
2020-02-07 阅读量:
分享:

2019年底,感染科护理团队接到紧急任务,马上参与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配置与开放工作,时间紧迫。我们科护士长马上进行了分工,将在院的大量病人转置安排,抽调骨干支援,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的护师在1小时内全部到位。

开放隔离病房并不是简单的任务,我们护理队伍不仅仅是护理专家,更是管理病房的全能战士。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亲自到场指挥,我们在医院感染管理科领导的指导下,立即列出清单,联系总务、器材科所需要的物资和仪器设备,划分隔离区域、配备各种防护物资、规范物品摆放位置、订流程、做地标等等,很快正常运转起来。

新年伊始,本应是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可是,我们迎接的是一场敌情不明的战争。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病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发热门诊病人需要输液、需要留观、需要扩大发热诊室、需要增加输液位置、需要增设隔离病房、需要增加心电监护、经鼻高流量吸氧、呼吸机、对讲机、笔记本电脑(隔离病区护士只能在外面记录文书)等等……

在短短的20天的时间里,又三次上演了半天将30个病人紧急转到其他楼层,消毒病房,再腾出隔离病房,当晚立即收治7-11个病人的“神话”…….

而这些“神话”的背后,都记录着感染性疾病科护士们的汗水和泪水。她们上白班、连班的护士拖班,下中班、夜班、休息的护士来加班,或是继续上中班、夜班,甚至,人员实在不够时,将还在喂奶期间的护士提前上了夜班……她们,连续几天白班上到11点都没有一句怨言,她们,夜班一个人在外面,同时收几个病人,还有其他病人抢救,夜班护士提前起来帮忙,护士长也进去援助…….年龄54岁非隔离病房的主班老师,收到转运病人通知后,主动到对接病房说:楼上病床已经准备好,知道你们忙,我来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随着疫情的级别逐渐升级,护士需要穿重重的防护服,她们,在病房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没有时间上厕所,更是不可能出来喝一口水。早上,上隔离病区内的护士不敢吃稀饭,她们说:怕上厕所不方便,更怕浪费一件防护服!……

即使一整天汗水都没干过;即使边上班边抹流泪;即使每次给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要面对病毒患者带来的恐惧与担忧;即使两个护士上夜班(一个在内负责全病房的药品配备、传递、对讲机告知病人需求;一个在外负责所有病人治疗、护理、记录等),要收治4个患者,要抢救,要上经鼻高流量吸氧,要上呼吸机,每小时写全病房患者的护理记录单;即使从来没使用过呼吸机,但通过培训,患者需要使用时,依然能够有条不紊;即使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感觉嗓子在冒烟,感觉自己快要倒下的时候,依然坚持到下班;即使回家休息时腰酸背痛,睡醒后恶心想吐,感觉呼吸困难......她们仍然坚持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她们知道:病人,需要她们去治疗和安慰,科室需要她们的坚强,医院需要她们的奉献……大家就这样咬牙坚持着,互相鼓励着!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科的每个奋战在一线的姐妹们,都是这么苦、这么累、这么让人心疼…..

腊月二十九,当家家户户沉浸在准备迎春节的喜悦中时,我科接到通知:需要将病人转运武汉市红会医院集中治疗。从早上八点上班开始准备:照常完成病人当天所有治疗、打印病人住院期间的所有资料、在短时间内要将病人安全送至来接应的救护专车…..直到凌晨快四点,才把所有病人安全转运到武汉市红会医院。护送危重病人去红会医院的护士,帮助病人找到自己所在楼层,所在床位,交接工作完成后,回到病房时衣服已经全部湿透…….她们,剪了短发,只是为了更方便工作;她们忘记了孩子的生日;她们,忘记了爸妈在家等她们吃饭;她们,忘记了孩子几天没看到妈妈;她们有泪只能偷偷擦;她们,将行李搬到了普通病房,只为了打赢这场持久战!……

每个家庭都有父母,子女,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协和医院的感染科发生着,总让人想起就不由自主有了奋斗的力量,有了上班的干劲,有了去治好这座城市的信心......

我们是与新冠状病毒接战的先锋队,但非常自豪的是,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我们感染性疾病专科护师没有一人发生院内感染。

科室是我们的科室,医院是我们的医院,武汉是我们的武汉,为了你们的安好,恢复往日的美丽,我们要调整好呼吸,继续出发,为了责任,去坚持。加油,我们;加油,协和;加油,武汉。我们不哭!我们都是英勇的白衣战士!(感染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