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1日,时值大年初七那天,协和医院护理部向全院战斗在一线的所有护理人员发表了《心连心,肩并肩,向胜利之路行进》的慰问信,向全院广大的护理人员及家属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福。在当前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的时刻,鼓励全院护理人员踏疫逆行,继续坚守奋战,坚信终会迎接抗疫胜利的那一天。
协和西院发热门诊是整个医院防控和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护战线的最前沿阵地,为防止疫情的扩散,1月15日,医院将原急诊内科改造成发热门诊,人员与急诊外科合并,输液室单独分开。为了加快改造进度,让布局更加完善,在急诊科孙鹏主任、李华护士长的带领下,科室年资高的老师积极配合与倡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增加诊室,分隔分诊区域、准备应急物资、规范流程制度等。
在疫情发生之前,协和西院日常主要服务于经济开发区的人民群众,在疫情爆发后、在目前武汉市跨区限行的情况下,协和西院发热门诊日接待就诊患者仍近300人,输液量约250人次,工作量可想而知有多么繁重。目前,协和西院护理部已经先后抽调护理人员30余人到发热门诊支援,后面再根据疫情变化随时投入更多力量加入一线疫情防治工作。
发热门诊是发热患者进入医院后初步诊断、初步治疗和病情观察的必经部门,也是患者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除了为患者治疗、输液、抢救、每日病区大消毒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还要耐心接听大量的咨询电话,安抚焦急等待看病的患者及家属,维持有序的就诊秩序,一天下来每个人的嗓子都是嘶哑的。
连续二十几天,他们黑白颠倒地奋战在一线,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穿就是8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上厕所,早上更是不敢喝稀饭、喝水,只吃一些干粮,只为了节约有限的防护服。当遇到抢救时,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安危也顾不上了,记得有一天4床病情变化,使用中的无创呼吸机已经不能缓解其呼吸困难的症状,万力医生当机立断立即置抢救室行气管插管。刚到抢救室,患者突发心跳骤停,万力医生、护士刘晶玲、朱睿松、金沛等人,在简陋的防护下,不顾被感染的风险,轮番上阵,持续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三次挽回了患者的心跳。当孙主任及李寿彭医生一接到电话,立即从家中奔赴科室,亲临现场指导抢救工作,尽管结果不如人意,但我们已尽为医者最大的努力。
持续高强度的工作,护理人员们其实早已疲惫不堪,她们仍然相互鼓励,相互取暖。有时候护理人员会在群里抱怨,但是几位护士长、年资高的老师马上都会疏导、鼓励他们。大家互相提醒下班后一定要认真洗澡,不把病菌传给家人---很多都是单身的小美女,她们不敢告诉家人每天在一线工作的情况,甚至不敢发朋友圈,因为怕家人看到担心。他们下夜班后会互相叮嘱:回家吃饭立即睡觉,因为明天紧接着的还是一个夜班……
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同事压力大,在120急救车转运病人的同事亦不轻松。他们全副武装,24小时接收转运,每天在全市各大家医院和金银潭医院来回奔波。其实文章里的介绍的故事不多,老师们的名字记不全也记不够,因为每次到科室或者和护士长们联系时,她们永远无法站立在一旁,和我说上哪怕5分钟的话,就因为紧急事件再次投身到患者身边。每天她们都要工作到很晚很晚,很多次看到值班室桌上因为泡好而来不及吃上一口泡面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吃上一两口的盒饭因为人走得太匆忙筷子散乱在一旁时,都不禁心酸……
“我们一直都会坚守在发热门诊,病人在哪,我们就在哪”,是一句多么简单朴素的话语,可就是你们用朴实的语言、弱小的身躯,继续在防控和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护战线的最前沿阵地上来回穿梭。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无法辨认清楚每个老师的模样,但从厚厚的眼罩下我依然能感受到你们炽热的目光。发热门诊的老师们,你们辛苦啦!你们是以血肉之躯践行承诺、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白衣战士,向坚守奋战在岗位上的你们致敬!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为了谁!你是谁,你最美,我的战友们,请平安回!
我们理解病友们的焦急与担忧,也请我们的病友多体谅, 相信我们会尽洪荒之力,打败共同的敌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理解万岁!
奋斗在发热门诊一线的天使们,镜头下记录的每每都是低头忙碌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