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医生,他在2019年4月跟随博士团下乡去了地处湖北西南部,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鹤峰县,在这里准备为期一年的支援。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阻碍了鹤峰百姓去大城市的求医之路,他毅然带上了他的理想和医疗技术向大山里奔赴,去给求医困难的人们送去一份希望!他就是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党支部书记杨超。
2020年1月中旬,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全城处于恐慌的阶段。在鹤峰支援的他,看到武汉疫情严峻,主动请缨,要求回武汉前往一线支援。可他刚回到武汉就开始发烧,经过诊治排除新冠肺炎后,身体逐渐恢复,再次请缨前往一线支援。他说“我是闲不住的,刚从鹤峰支援回来就想去前线,奈何身体不允许,一回来就开始发烧”。
2020年2月5日晚10点江汉方舱医院正式启用,2月6日他被派往前去支援,担任方舱住院总医生,主要负责协调舱内的医疗事务。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这个新建的方舱医院里,要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医院的管理体系,同时还要保证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在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没有理顺,工作流程还未制定情况下,就已经从各个社区转来了大批轻症患者。人手不够,通讯不畅,舱内与指挥部的联络事宜,工作部署、信息发布全靠他来回奔波,口口相传。而且当时住院总医生只有他一人,一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作期间他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为的是让患者能够随时找到他。有人问他,你不觉得累吗?他说“心里一股劲一直顶在那里,在舱里并没有觉得累,当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才知道人要虚脱了。”多少艰辛,不为人知!
他说“记得第一天去舱内上班,被一群情绪激动的患者围着,隔离衣都被拉破了,幸好防护服没破,想想都有点后怕,当时顾不上,也管不了那么多,做医生的,都有这种职业本能,即使有风险也会继续。但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尽管面临着艰辛和无奈,他仍坚守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救死扶伤,为我们驱散疫情的阴霾。


值得欣慰的是在江汉方舱医院孙晖院长的带领下,舱内医务人员和指挥部密切配合,建立了方舱医院的医疗管理体系,大部分问题都已得到解决。住院总的岗位也开始有人轮岗,舱内的秩序也慢慢理顺。
更让人高兴的是江汉区方舱医院治愈了一批又一批的患者,而2月20日当天,江汉区方舱医院出院人数首次破百,达到123人,也成为武汉市现有方舱中首个单日出院人数破百的医院。


像杨超医生这样逆行前往一线支援的人很多,如果不是这次战疫,我们很难知道,那些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医生,原来是这般侠骨豪情,他们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
撰文:余海燕
审稿:张方成
协和外科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