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兵副教授
腊月二十八日,徐双兵副教授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了老家——湖北应城。原定初二乘火车返汉,除了值班,那边还有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标书撰写的工作亟待处理。无奈由于疫情的蔓延,应城也成了重灾区,道路交通也严密封锁了,一时无法回到武汉。2月12日,经过多方联系和沟通,他把情况反映到了老家的疫情指挥部,后者核实相关信息后,决定派车送他回汉。恰时,中心接通知被征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他第二天就领命去隔离病房上岗,期间坚持审阅学生论文和撰写基金标书,并为肿瘤患者提供线上和电话咨询问诊。“我是医生,我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这个愿望简单又质朴,他践行着医者的使命和担当。

黄晶副主任医师
2020年2月13日,黄晶副主任医师作为一线值班医生参加了肿瘤中心Z4病区的开科收治病人,当日收治患者64人。次日又作为医院对接人员协助援鄂医疗队完成Z7病区的开科运行。在他的协助下,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队在一周的时间里熟悉了工作流程和环境,并成功治愈了4名患者,是协和肿瘤中心首批康复出院患者的病区之一。紧接着,他又投身到Z5病区的二线值班工作……
黄晶医生的妻子也是一名医生,就职肺炎患者第一批定点收治的武汉市红会医院,所在的科室则是前线中的前线——重症监护室。“治病救人”,夫妻二人为了同一个目的,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王晶副主任医师
2月13日,王晶医生收到医院紧急召集奔赴抗疫一线。她和战友们一起完成64名患者病史收集及病情分级工作;第二日应中心指派,对接外援医疗团队完成开科准备工作,并于第3日完成该病区61位患者的收治工作。此后每日和外援团队一起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帮助外援团队熟悉工作系统,协调解决外援团队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由于中心各系统大规模改建以适应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再加上外援团队不熟悉系统,各环节问题不断,王晶医生24小时不间断在线协调解决,还利用仅存的休息时间为无法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提供线上指导和帮助。在她的协助下,外援团队各类工作运行流畅。第一批7名患者集中出院,入院病危患者也出现好转,团结协作初见成效。
李鹏程副主任医师
在肿瘤中心建立隔离病房的第一天起就毅然投入到一线工作,作为一个肿瘤科医生,原本对感染性疾病及呼吸危重症不甚熟悉。但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血气分析的解读、呼吸机的设置等,很快就熟悉了该疾病的诊疗要点,目前已有多位经治的病人出院。

刘俊丽副主任医师
她是所在病区第一个取材咽拭子的医生。作为肿瘤中心感染病房第一批开科临床医生,在首日大强度收治病人的情况下主动申请进隔离病房收治病人。首日患者收治完毕已是深夜,夜班后未轮休立即开始一线隔离病房排班。从肿瘤中心开科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那天起,在隔离病房工作至今。

刘俊丽医生在工作
(信息来源:肿瘤中心 供稿:赵磊 审稿:刘红利 任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