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防疫保卫战
那年、今日:“疫”网情深
2020-03-12 阅读量:
分享:

那年她23岁,还是一名小护士,遭遇“非典”,青春年少的她却有着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当所有人害怕退缩的时候,她“疫”不容辞去了医院的发热门诊。留下一辈子难忘的回忆,并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有人问她去了感觉怎样?她说:“心中一直有点遗憾,没有参加过非典病房病人的救治工作,感觉就只在后方没有真正进入前线的战场”。再后来她告诉我,她并不是想当英雄只是一直有一种希望能够上战场保家卫国的战士情怀。她就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6楼东病区的骆丽护士长。

时隔17年,今日身为护士长的她再次遭遇“新冠”,不再年轻的她,肩上的责任和重担更重。

在抗疫初期,她初心不改,义无反顾的冲锋在前,带领护士们不畏艰苦、不畏生死,连续做战参与了六楼东、西两个隔离病房的筹建、一个ICU病房所有物资的筹备。在战时状态医院的命令就是军令,搬家开科48小时后再次搬家开科只用了24小时,50张床位的病房,十几个护士。从物资筹备、人员培训、环境的处理、工作流程的制定和改进、医护工作沟通、外援人员的支持帮扶、病人的心里辅导等各各方面,都得由她一个人完成,并且刻不容缓。

每次轮转护士的职业防护培训她都亲自带领完成,因为她知道病毒有多可怕,防护到位才能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每次进舱4-6小时,她给病人喂过水,倒过尿、拖过地、清理战场,力所能及的去帮助每一位护士,当护士发现一位病人有妄想症时,她亲自看望病人,主动联系家属,及时发现病人的抑郁症史,给予了有效的干预;她不仅要操心护士们的生活保障,还要主动去解决患者需求,建病友群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多次拿取快递物资,即使曾经出现过因为其他人的失误导致贵重物品丢失、赔偿,在百忙之中还要为那些本可以不做的事操心,劳心劳力后她依然没有改变初衷,坚持提供患者后勤保障服务,因为她知道那些送来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份爱一份支持。

每天家里人打来的电话她都草草挂掉,因为那时的她累的什么也不想说。直到2月21号,已经连续一线工作的28天,骆丽接二连三身体出现不适,腰痛、头晕、腹泻、耳鸣、呼吸喘气后,极度疲惫感让她有种活不下去的感觉,这时她才想到了家人,家里的老父亲一个人隔离在家,她自愧甚至没有时间去打电话慰问关心一下。最担心的孩子好不容易取得的学习成绩在没有她的监督会不会下滑,无能为力下她选择写下了抗疫以来的日记。

2020年新冠之路

1月7日:终于熬过了艰难的2019年!闺蜜们亲自筹划了香格里拉7天的亲子自由行最终敲定,机票、酒店、行车全部预定,就等着美好时光的到来。

1月10日:各个支部都在紧张的排练节目准备迎接协和西院十周年庆典,感觉这年就在跟前了!

1月15日:医院开启不明原因肺炎防控工作,被迫取消旅行,退票。感觉挺对不住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和孩子,非常自责由于我的冲动让闺蜜们跟着我受累。

1月18日:听闻本部有多位同事、曾经的姐妹们被新冠感染,内心无比的沉痛,同时也让我开始警觉,此病毒有极强的传染性。我开始给病人发口罩、给护士领N95,让她们保暖、吃抗病毒的药来预防着。但此时的政府为了避免恐慌发生,基本是让医院禁言。可怕的是出门坐车看见满街的武汉人没有几个人带口罩的,每次出门内心充都满了恐惧和担忧!

1月20日:新冠肺炎的形势严峻慢慢显现,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

1月22日:继武汉市金银潭传染病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后政府很快征用了7家医院为第二批发热病人专治医院,床位共1200张。此时的武汉市民才意识到新冠肺炎的严重性,再次走在大街上看到的人基本都戴上了口罩。

1月23日:农历二十九,凌晨四点,武汉封城。独自在家的我像有预感一样四点多醒来,看到手机里的公文,说不恐慌是不可能的,毕竟几十年没有遇见过也没有听说过。但是冷静想想国家应该不会不管我们,目睹国家那么多次的灾难,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困难都一起挺过来了,这一次也会一样吧!半小时镇定下来后给家人打了电话,安排了一下,凌晨五点多我就去门口的24小时便利店采购了大量的干粮,接下来收拾好自己平静的出门上班了。

1月24日:农历三十,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协和西院作为第三批发热病人的专治医院,床位共600张。这个时候其实我心里上已经做好上战场的准备,主动发文主任要求去去前线---发热门诊,这可能是17年前非典时期没能实现的愿望。

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开始封路,凌晨7:00的武汉特别的静,静的可怕!班车上装满了医务人员赶往医院,大家都戴着口罩沉默着,此时的我满眼泛泪光且感到迷茫,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有紧张、有害怕、有担心但更多的是使命和担当!

1月26日:接到医院通知,必须马上清空病人,准备新冠肺炎战场。可此时很多医院已经不再接受病人,能感受到家属和病人的绝望和恐慌。去哪里?怎么去?有几个特别重的家属刚开始激动、愤怒、不配合到最后无奈的接受。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1月27日:全员搬家、整理筹备隔离病房,紧张的气氛和工作节奏让护士妹妹们也开始了恐惧!我把曾经经历非典的故事告诉给她们,鼓励她们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不能退缩。说完我问她们“你们怕不怕?”她们大声的回答说“不怕!”我说:“你们得怕,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但得要怕这个病毒,一定要做好防护!”我们约定要零感染回归!

1月28日:北京、黑龙江外援专家团队到来,护士们不约而同的剪了长发,同时朋友圈发出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务人员悲惨的现状。

1月29日:全员培训穿脱防护用品,十个隔离病区陆续开始收治发热病人,我被安排与另一护士长负责六楼西病区的筹备和开展。

1月30日:搬家、布置隔离病区,全员培训呼吸机使用和咽试子采集技术。

1月31日:北京外援专家接管我区,培训考核西院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曾经经历非典的北京老师们把丰富的防护经验都认真的交给了我们。

2月1日:听闻孙总理要来西院参观隔离病房,六楼西隔离病区作为接待病区,全院领导到病区视察,护理全员再次整顿布置病房。

2月4日:晚6点,六楼西病区作为十个隔离病房中最晚开科收治了病人,病区最终由黑龙江外援队接管。

2月7号:刚运行两天我区再次接到任务,西院收治床位再增加200张,六楼东病区被定为新冠肺炎危重病房,再次搬家!

2月8日;准备东区隔离病房,晚6点,六楼东隔离病区开始收治病人,此时我们的中山附一外援医疗队还没有到来,在没有清洁阿姨和工人的情况下,所有护士都变成了女战士,24小时内完成了搬家、布置病房、开科的任务。到现在最为失策和无奈的事情是最后离开隔离病区时,我什么都没有带出来。

2月9日:六楼东病区一天之内收满50位病人,死亡2人!重病人病情变化瞬息之间,两次进舱帮忙处理,过程让我差点崩溃 ,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但必须得忍住。

2月10日:由于是重症病房,医务人员每次进出相对较多,物资紧缺,保障她们的防护用品成了我的首要任务。为了保障每个进出的人都有用物,到处找护目镜、手术内服、N95,每天深夜才能回家。

2月16日:病区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床旁血透、中心静脉穿刺、俯卧位通气、高流量吸氧等各种生命支持技术全部使用仍无法满足病人的救治,危重病人救治率低!

2月17日:我们中山附一团队计划筹备专科ICU,中山附一护理部成宝珍主任亲自下病区安排工作。

2月18日:紧急筹备ICU病房物资

2月19日:再次进舱搬家,筹备ICU病房

2月21日:今天再次进舱,走访了每一位患者,帮助她们喝水、上厕所、解答疑惑、给他们鼓劲、送营养粉,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感谢!

多日来连续作战,护士们都特别的勇敢、特别的吃苦,没有休息、没有一句怨言。有进去一次吐一次,再进去一次再吐一次最后克服了困难坚持进舱的琦辉、有一直坚持工作接触多次死亡病人而充满悲伤恐惧无法入睡的秦凡、有每天当搬运几车物资的大力女战士们、有不怕脏不怕感染近距离接触病人给病人提供暖心护理的辅班们。你们真的很棒!而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喝水、没有上厕所,每次进舱4-6小时的战场体验让我身心俱疲。累到曾经有种活不到第二天的感觉,为了让自己能坚持下去再晚也要按餐吃饭,回家睡觉,自我调节情绪,就怕免疫力低下抵抗不住顽劣的病毒。他(她)们都说“你悠着点!你休息一下!”我何尝不想,真想就这样倒下去休息一会儿,因为我知道只有倒下去我们才可以休息,因为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的工作还要进行。

今天是她在一线工作的第48天,连续几日的调整再也无法缓解身上的疼痛,她自责身体不好,对我说她不想当英雄,她更想休息,但她毅然选择坚守,因为她知道作为一位白衣战士,战场只要需要她一天,她就一定要在,病毒不倒她不倒。请相信春天来了、花都开了、胜利还会远吗?(协和西院6楼东病区 骆丽)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