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2017-12-11 阅读量:
分享:

在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有这样一名从事护理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她一直默默的用实际行动,在工作上起到模范作用。她,就是张飞彩老师。

张老师18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为患者服务37个年头了,虽然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位,在这37年里,她以勇于吃苦,忘我工作的精神,赢得了身边同行的尊敬和患者的信赖。

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护士,由于身体的原因,张老师已经不能像其他护士一样拿起输液器针头为患者打针输液了,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在科室里找到自己的定位:一个科室爱管闲事的婆婆、一个护士们的大姐、一个多方面的协调者,也是一个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者和督导者。

护理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从事护士工作三十多年来,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全程优质”的服务理念,转变病人围着医护转的传统观念,坚持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服务态度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为医院护理工作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作用。近年,即将到退休年龄的张老师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高血压及颈椎问题,每天上班她的包里都装着药,然而总是一忙起来就错过了吃药的时间,而这些事情,她从不会主动向别人抱怨。直到有一次上班为出院患者清理账目时,她因为疾病发作头晕,被同事发现她面色苍白,大家才知道原来她连药都没有时间吃。当护士长问起时,她还说:“没事儿,病人都是外地人,都想早点办完手续回家,先把病人的事情办完,我还能撑得住。”

做好人,不做老好人 ,这是张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们常说:“严是爱,宽是害”。在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上,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我们知道,护理行业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护理人员除了要遵守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外,也需要有人起到宣传教育、监督提醒、纠正违章行为等职责,才能尽可能的消除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达到护理安全管理预期的效果。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护士,张老师一直将护理安全牢记于心,她不仅自己做到了表率作用,同时也将这种理念灌输给她周围的年轻护士们,当同事犯了错,张老师从不会因为怕“得罪”人而不管不问。因为她知道,当个“老好人”,虽然表面上维护了科室“和谐”,但其实是对科室工作的不负责任,最终害人害己。

在做好自己本质工作的同时,张老师还尽心做好科室护士们的大姐角色,关心爱护年轻护士。科室近年来迎来生育高峰,但因人手有限,很多人怀孕了也不能在家休息需要坚持上班,张老师就将自己家中的营养品带到科室来给孕妇补充营养。每天中午帮助不能准时下班的护士热饭,让大家下班后能有一口热饭吃。以至于有段时间张老师休息后再上班,有护士对她说:“张老师,您休息了,我们都没有热饭吃了!”

每周进行出院患者回访时,总有人表扬“张老师”。“张老师晚上帮我们带饭;张老师在我们入院的时候关照;张老师跟我们讲了注意事项;张老师帮我们借了轮椅... ”她用实际的行动解决患者实际急需解决的问题,获得患者和家属的尊重与信任,值得年轻的护士们学习。

这就是我们的张老师。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的是踏实肯干的心态和默默无闻的服务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护理岗位上,带给患者、带给同事光和热!她用实际的行为告诉我们:认真做好小事,爱岗敬业,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护理的精神和意义。(呼吸科内科 袁秀辉 杨丹)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