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水,无声无息的滑过我的手,想要抓住,却又轻悄悄的从指缝溜走,转眼间,我已经工作快八年了,在这几年里优质护理和人文关怀的理论学习铸就了我的护理专业理念,也让我获得了更强的关怀能力。我时常思考: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关怀对象更加充分地感知到护士们的关怀呢?
记得科室曾住过一位女病人,她的血管很难找,静脉穿刺很难一次成功,每次我们没有一针见血时,她就会很不留情面的把我们说一顿,然后嚷着要换人打,我们都很害怕给她打针,怕达不到她的需求。有一次,我看到她小心翼翼地保护她的手上的留置针的时候,心理突然对她充满了理解和同情。我想尽力的满足她的需求,与同事探讨如何让她更加信任我们,更加愉快放松的接受治疗,却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护士长查房时看到那位阿姨输液时手一直握成拳头状,就好奇的问了一句为什么不放松点,那位阿姨说:因为她的手只有保持这个姿势,液体才会滴的很通畅。护士长看着她的握着的手说到,你来看病就是因为不舒适,这样一直握着拳输液更不舒适。于是征求她的意见重新更换部位留了一个留置针,我当时在场,全程目睹了过程,心理还想着患者会不会不配合或是没有穿刺好患者不满意。结果穿刺很顺利,打完针后,病人突然说到:“你是护士长吧?你真为我们病人着想,谢谢你,真的很谢谢你!”从那以后,每当我们进到她那个病房帮她输液时,她的态度没有以前那么僵硬了,会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是辛苦,我的针不好打,又得麻烦你们了,来坐在椅子上慢慢打,蹲着太累了。”听了她的话,我感觉到很不好意思,为之前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心中也充满力量,一定要为她穿刺好这一针。由于血管的本身原因,还是给阿姨穿刺三次才成功,但阿姨还不断地感激我,刹那间我的心里有抱歉、有内疚、但更多的是感动。心里默默想,一定认真为患者解决痛苦,帮助她们更好的恢复健康。
这件事情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其实我们不需要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去感动病人,只是在护理病人时,做每项护理操作时都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想一想,换位思考一下,或许病人的不满就会减少,笑声就会更多,我们工作时的环境也会更温馨。
关怀,已不再是写在纸上苍白的文字,她源于细节,源于我们照护病人的信念。我们一定要把把关怀演绎到实际的工作中,让我们的病房更加温暖!
呼吸17楼 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