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叙事疗心
2019-07-29 阅读量:
分享:

在医院这个充满着人生百态的地方,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好的故事不仅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健康,而且可以让患者从中找到自信和认同。

而今天,我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2019年6月18日,眼科19楼病房急诊收治了一位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陈阿姨,左眼眼压70mmHg,眼睛剧烈胀痛、头痛,伴随而来的就是入院当天患者内心的烦躁和对自己家人及医护人员不由自主的坏脾气。经过及时的降眼压治疗,陈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第二天我去病房做晨间护理,问了下陈阿姨昨晚的睡眠、疼痛情况以及发病经过,陈阿姨说她眼睛已经没那么难受了,谢谢我们对她的关心。但我总觉得,在陈阿姨的眉宇之间,仍然流露着一丝解不开的忧愁。于是,在给陈阿姨做治疗的同时,我试着跟她聊聊:“陈阿姨,您眼睛现在已经不疼了,怎么感觉您还是闷闷不乐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陈阿姨睁开了眼睛,看了我一眼:“谢谢你,孩子,是这个病折腾的啊,昨天我来的时候对你们态度不好,不要介意。我平时不是这样子的,我的眼睛是我的一块心病,看东西也看不清,疼得一次比一次厉害,看谁也不顺眼,做什么事都不顺心,然后就变成昨天那个样子了,你们不会因为生气而有意折腾我吧 。” 我答道:“怎么会呢!原来您有这个顾虑。告诉您呀,青光眼属于眼科的心身性疾病,临床上很多病人都会有您这种焦虑、紧张、易怒、敌对、疑病的情绪反应,因为情绪的起伏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眼压的变化,导致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急性发作,而眼压的控制又是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当眼压升高时会进一步加剧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情绪。我们医护人员都知道这是疾病导致的坏情绪,不会因为您发脾气不好好跟您治疗的,请放心!”“还有这么回事,难怪我总爱发脾气。”“陈阿姨,跟您说呀,现在您体内有好、坏两种情绪,当您心情舒畅不焦虑时眼压会比较稳定,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您总是发脾气,对手术及预后都会有不利影响。所以呀,您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您家里条件这么好,您怎么没有早点手术治疗呢?”我感到不解。“我知道,但是我心里就是没来由的害怕,之前我也去其他医院看过,也有医生跟我说要手术,但我在网上查了做手术有那么多的风险,做完还有那么多的并发症,也不可能完全治好,所以就一直拖着。家里的孩子们对我也不理解,觉得我是胆小,你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我这样是胆小么?”陈阿姨一边说,一边不好意思的扭过头去。

通过叙事,我似乎知道陈阿姨眉头紧锁的原因了,她对青光眼疾病认知不足而延误了治疗,视功能的严重受损、发作性疼痛、惧怕手术失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又加剧了她的术前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于是接下来我通过认知疗法向陈阿姨解释病情与治疗护理措施,针对她的关注点和对治疗产生的疑惑,对症话疗消除了患者的心病。

随着日复一日的心理疏导,陈阿姨眉头紧锁的时间越来越少,跟家里人,跟我们医护人员,跟同病房的其他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也越来越多……了解到6月25日是陈阿姨的60岁生日,护士长还组织当日上班的所有护士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并送上平安果祝陈阿姨早日康复,健康长寿。

出院当天,陈阿姨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感慨道:“谢谢你,孩子,谢谢你们,看过多少次病,去过多少家医院,没有一家医院能做的像你们这样,愿意陪着我说话,一直给我加油鼓励,生日还给我送祝福,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的家人也在一旁微笑的看着这一幕。

在这10天的时间里,我亲眼见证了陈阿姨态度的转变和身体的康复,叙事护理就是这样,透过语言描述来复活病人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心理交流和沟通来改变患者面对疾病焦虑的心态,充分发扬“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尽力做好优质护理服务链,做好及时、到位、专业、安全、舒适的护理。

(眼科19楼 李诗梦/薛朝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