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生命的营养:一场关于希望与勇气的对话
2025-02-21来源:消化内科12楼 作者:鲍梦雨,李燕玲阅读量:
分享:

在消化内科病房,阳光透过百叶窗斑驳地照在床单上,却未能驱散161床张先生的忧虑。他已患克罗恩病三年,现因严重肠道炎症需接受全肠内营养鼻饲治疗。张先生轻声却坚定地说:“我不想上营养管。”他的目光停留在天花板上,那里似乎映出了他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对他而言,鼻饲管不仅是一根管道,更是尊严丧失的象征。

病房李燕玲护士长注意到张先生的焦虑与恐惧。她理解克罗恩病病友的心理负担,于是找时间与他交谈。“张先生,鼻饲治疗需要适应,但它能防止并发症,我们会支持你,”她温和地说,“我们会教你和家人如何护理,保证生活质量。炎症控制后,管子就可以撤掉。”护士长解释了治疗的必要性,并告诉张先生许多病友治疗后都恢复了正常生活。护士长特地请来隔壁病房151床病友来现身说法。隔壁151床病友老李坐在161床张先生床旁边。“我也是克罗恩病病友,”老李温和地说,“一开始我也害怕插鼻饲管,但现在我已经不用了,只需定期复查。”他展示手机里的照片,记录了自己从恐惧到适应再到病情改善的过程。老李轻拍张先生的肩膀,笑着说:“我现在能吃点流食,虽然不多,但能尝到食物的味道,这已经很好了。”

在护士长和病友的鼓励下,张先生的态度从抗拒转为接受,决定开始鼻饲治疗。尽管初期不适,但每当他想放弃,病友都会鼓励他:“坚持住,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护士长也不断给予他信心:“加油,相信自己!”

随着营养治疗的跟进,张先生的健康状况改善,腹痛减轻,精神状态也逐步好起来。大家都为他的进步与病情好转感到欣喜!

在消化内科病房,病友相互扶持,医护人员用专业和关怀守护生命,共同创造希望和力量的源泉。在这有爱的环境中,鼻饲管不仅输送营养,也连接了生命的希望和病友间的深厚情谊,传递着勇气与希望。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