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护士,你快过来!快来看看22床!”
家属急迫的声音,打破了原本寂静的深夜。我急忙赶到22床前查看患者,心电监护仪上显示患者血压偏高。由于患者诊断是脑出血,血压需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考虑到患者之前血压都控制良好,于是我询问到:“徐阿姨,请问您现在有哪里不舒服吗?”
“我要回去!”
“您要回哪里去啊,您刚来住院也没几天吧,怎么现在就着急回去了?”
“我血压高,头也痛,我估计是不行了,我要回家。”
“阿姨,您不用担心。之前隔壁床就是个脑出血的病人,来的时候吃东西都需要通过胃管注射进去,小便也是通过尿管导出来。您现在的情况比他好多了,那个病人已经康复出院了,您要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不要有太大的思想包袱。”
“真的吗?你不要骗我。”
“我怎么会骗您呢?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病人,您现在的状况就好比您切菜切到了手指后出血,首先需要止血。但是伤口结痂脱落需要时间,您的出血量不大,一般一周后血肿就开始自然吸收,您的头痛症状也会逐渐缓解。现在,您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同时,您也要规律服药,积极控制血压。保持愉快的心情,尽量避免情绪波动。相信我,做到这几点,您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真的会好起来吗?”
“会的会的,前提是需要您的积极配合。现在的血压您也不用太担心,我们先观察一下,过一会儿我再来看您。”
半小时后我再过去,徐阿姨已经安静入睡了。我跟她家属再次说到:“脑出血的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需要您多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她。您表现得也不能太紧张焦虑,不然也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
“我也是不懂,听到你刚才说的,我明白了。”
过了几天,徐阿姨复查头部CT,血肿吸收良好,可以准备出院了。徐阿姨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患者的不适,亲切真挚的安慰能减轻患者的苦痛;对患者的疑惑,用合理的解释能获得患者的配合;对患者的情绪,用适当的疏导和鼓励,能激发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我不禁想起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既道出了护理的常态,还点明了工作的本质。仔细想来,这些情景其实每天都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旁,我们作为病房里离病人最近的那个人,应在点滴之中给予他们足够温暖的关怀。
神经内科十楼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