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新闻
人文关怀无国界,优质服务暖人心
2016-04-18 阅读量:
分享: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good services you provided me while I was hospitalized。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nurses who were under my care, really they did a wonderful job……”这是一位肯尼亚留学生Sabella 4月4日在耳鼻咽喉科32楼病友感言本上主动留下的一段朴实的话语,也是这位特殊病友对自己两次短暂住院经历的切身体验。

2016年3月31日,Sabella再次来到耳鼻咽喉科32楼办理入院手续,因为留学生的医疗保险属于国际保险,费用的申请都需要医护人员与北京总部联系确认,Sabella的中文并不流利,很难沟通,所以入院流程比普通患者更为复杂,而主班老师熟练地在中英文之间切换,积极与各方联系,没花多少工夫便一切妥当,让Sabella感激不已。

由于疾病的原因,她需要接受两次手术,而距离上次住院手术时间已经整整一年了。“Hi,qiaole!” 病房里Sabella一眼就认出了她一年前的责任护士李巧乐,亲切地打招呼,而更令她欣喜的这次住的床位又由李巧乐和刘书君负责。接下来的术前准备、术后的宣教、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等,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虽然巧乐和书君的英文口语并不流利,但是无论在生活照顾上、疾病宣教上、关怀沟通上都没有任何畏惧和松懈,她们无论谁当班都会提前预习如何用英文更好地表达专科知识,都会在Sabella的黑皮肤上摸索着穿刺并一针见血、都会反复向她确认她对我们护理行为的理解程度,都会耐心地体会其感受并细致地满足她的需求。渐渐地,关切的眼神、轻巧的抚触、温柔的言语让护患之间更熟悉了,心也更贴近了。偶尔她们也会互相讨教如何编小辫更漂亮,还会讨论一下来探望她的同学中谁的中文更好、更有时候Sabella会用生硬的中文说:“qiaole ,你是个好人!”

两次间隔一年的住院经历,每次都只有短短四天的时间,能让年龄相仿却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女孩们成为贴心朋友的是护患之间的信任,是无国界与语言障碍的人文关怀,是协和医院优质的护理服务。(耳鼻咽喉科 王淼)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