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5月28日,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成功为一名8岁肿瘤患儿进行了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植入,这是整个华中片区首例儿童患者进行的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正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血液疾病及肿瘤的患儿带来福音,得到众多患儿家长的点赞。 由于血液疾病及肿瘤患儿,需要接受长期化疗、输血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可这些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置管(PICC)解决了患儿需要反复穿刺的问题。但是导管末端是外露的,每周维护一次,有一定感染风险,再有些不配合的患儿可能自己将其拔出;化疗时还需要反复的抽血化验,所以家长、患儿以及医务人员都希望建立一条安全、可以输入各种刺激性药物、可血样采集、维持时间长的静脉通道。
输液港,也称为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VPAS),是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其埋于皮下,活动和洗澡等均不影响,只需每月推注肝素维护一次,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可使用很长时间。成人经手臂外周静脉植入输液港则避免了血胸、气胸等并发症,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基座置于上臂,切口小且在上臂内侧,更加隐蔽舒适;因运动的关系,从而也降低了血栓的发生率。不影响胸部放疗、摄片等。但是目前导管型号选择有限,小儿的静脉穿刺技术难度大,尚未在儿童肿瘤方面应用推广。
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在科主任汤绍涛教授及护士长史雯嘉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护理专科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开展0-18岁患儿的经超声引导PICC置管术、心电定位等技术、小儿输液港植入配合和护理等。正是有着扎实的静脉治疗根基,给这次儿童上臂输液港的成功植入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协和医院小儿外科静脉治疗水平走进新的章程。(小儿外科 方觅晶 史雯嘉)


(小儿外科输液港团队) (小儿上臂式输液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