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力”。专家指出,噪声性耳聋一旦形成很难治愈,因此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积极预防,防止噪声“偷走”听力。
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孔维佳教授说,近年来,因环境噪声污染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所有的致聋病因中,噪声仅次于衰老,排在第二,约占37%。常见噪声包括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孔维佳说,经常听随身听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耳机最好选用头戴式的,在室内听音乐时尽量不用耳机。在机场、建筑工地等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时,应配戴防护式耳塞以有效阻隔部分噪声。
要重视耳鸣、耳发闷、头晕等听力可能受损的早期信号。孔维佳提醒,耳鸣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差的第一报警信号,说明人体内最细的末梢神经出了问题,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在一周内就诊,大多可以治愈。(记者 黎昌政 通讯员 涂晓晨 聂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