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技术
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完成我院第一例左心耳封堵术
2017-08-16 阅读量:
分享:

7月10日,心血管内科曾秋棠教授、毛晓波教授团队在经鼻食道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了我院首例左心耳封堵术。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创新术式。它通过导管将一个镍钛合金的左心耳封堵器安置在左心耳开口部位,达到封闭左心耳,预防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由于其采用微创技术,术后当日患者即可起床活动,手术并发症少,而且手术时间较短,对于老年人或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来说也很安全。

心内科导管室主任曾秋棠教授介绍,房颤是最常见的老年性心律失常疾病,我国约有1000万名房颤患者。研究数据显示,超过90%的血栓形成起源于左心耳,这也是房颤患者脑中风发病率超过常人5倍的原因,而中风也是房颤病人的第三大死因。目前治疗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服用抗凝药,服药过程漫长而且作用局限,无论是华法林还是新型抗凝药,大约21-28%的患者会因药物不良反应出血等并发症而停药。我国广泛应用的华法林虽然价格低廉,但容易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需要频繁抽血检测“凝血指标”来调整剂量,十分繁琐,依从性差的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并发症甚至致命;新型口服抗凝药则价格昂贵。左心耳封堵术能消除患者对于长期抗凝治疗的依赖,避免了患者因抗凝药物所产生的不耐受、出血事件和依从性等问题,也为对抗凝药物具有禁忌证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欧美国家已将其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广泛使用,目前国内一些大型三甲医院也刚刚起步。曾教授表示,我院心内科作为卫生部第一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和植入器械)诊疗培训基地”,介入诊疗技术国内领先,今后我们将大力推进左心耳封堵术的全面开展,通过有效预防脑中风及其他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经济负担,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福音。(心血管内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