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增进党员同志对党史的认识,培养革命修养,为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后勤三支部11名党员在支新书记的带领下,于12.7日下午,来到位于武昌红巷13号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进行参观学习。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毛泽东倡议下,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主持农讲所全面工作的毛泽东怀着对中国农民运动的极大热忱,同邓演达、瞿秋白、彭拜、李立三、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共同努力,指导来自全国17个省区的学生学习革命理论和农运常识,进行军事训练,参加社会斗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运骨干。这里的老师多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请来的两党高级领导人,他们一般都是有课就过来,同时还要兼顾党内其他政务,在这里很多老师都没有办公桌和休息室,偶尔在藤躺椅上休息一下。作为高级领导人,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依然愿意奔波授课,真的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这种作风无疑深深的影响了农讲所的学员们,使大家明白要深入全面的了解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毛主席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这里进行它的首次亮相,并震惊四座。报告中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参观中支新书记担任起来解说工作,跟大家讲解相关历史人物,讨论现在社会的发展。他说到“毛泽东有大的格局,一生都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有了这个基础理论,才有了之后革命的发展。看看历代领导人的住所,我能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到的发展才能推动进步,作为党员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农讲所出来,我们又参观了附近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这里的种种物件和复原的场景都在提醒大家铭记历史,居安思危。革命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烈士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铸造的,不忘初心才能更好的前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民族崛起的希望,农民群众是我们党坚强的后盾,今天,在这个社会主义已蓬勃发展的新年代,我们伟大的党仍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同时也始终要把广大的人们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回到我们所在的岗位,利用好自己的专业,做好后勤保障相关工作,做到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才是我们每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